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者:香港政治環境封閉 難效仿台灣變天

http://www.CRNTT.com   2016-01-28 00:19:39  


 
  “最重要和台灣的區別就是,香港沒有一個政治生涯。台灣的規模可以很大,不一定要做“總統”,下面的幕僚、文官是數以千百計,有台階一步一步上去;年青人可以有很多選舉平台,很多地方可以入門的,選完、做完官之後,黨又會有很大的機器、智庫養著,繼續發光發熱。”

  “有志投身政治的人當然一腔熱血,但他也要生存,台灣就有這種透過選舉、透過政治,不單止有權力有資源,也是個事業,”葉健民稱。“但香港沒有,選來選去最好的也只是立法會,在立法會不會有直接通道去做行政部門的。”

  香港難有結盟基礎

  葉健民提及,在這次觀選有留意到,時代力量林昶佐的造勢大會最熱情的地方不是黨主席黃國昌出來助選,而是民進黨的游錫堃幫他站台。“時代力量的崛起,或者可以和民進黨合作的問題,會不會在香港發生?‘傘兵’和泛民之間的合作,擴大力量?”

  縱觀香港,葉健民指出,“傘兵”和學民思潮等政治新人見到老牌的政治人物,例如何俊仁、馮檢基,會問“你為民主做過什麼”,但是很難看到時代力量會跟民進黨這麼說。

  “放在台灣來說,民進黨由戒嚴時期開始就做了幾十年的黨外貢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和時代力量的互信基礎是存在的。反之香港,可能就是缺乏了這個基礎。當然我覺得這種抗爭的形式,或者第一代香港運動領袖,他們的犧牲或者面對的壓迫程度都可能無法和台灣比。”

  “蔡英文的上一代民進黨人,許信良也好、陳水扁也好,他們坐過十幾年牢,抗爭的資歷足以去壓倒這些質疑,這就算在香港也是很重要的,信任是來自抗爭的記錄,所以年青人會對溫和派、第三道路有一個很大的質疑,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沒有抗爭,走去對話。”葉健民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