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理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誤區及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16-05-25 07:41:0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就“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改革使命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就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策略性問題,就“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改革使命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期限上,這一改革將至少包括整個“十三五”的前半期;在範圍上,將囊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在地位上,將統領這一時期的各項改革要求和舉措;在性質上,這一改革強調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三點誤區

  澄清模糊理念,正確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思路

  京華時報發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鵬文章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自提出以來,因其思想深、內涵廣、策略新等,在認識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和誤解。“計劃經濟手段回歸”者有之,“生產製造優先”者有之,“去產能是創新發展的前提”者亦有之。為澄清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理念,形成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思路的正確認識,先就目前具有廣泛爭議性的“三點誤區”展開討論。

  誤區一:供給就是生產,因此供給側就是生產製造環節。

  這一認識的錯誤在於大大縮小了供給側的範圍,將包括多個領域、多個層面、多個環節的供給側縮小為生產製造環節。習近平指出,“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係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供給側管理和需求側管理是調控宏觀經濟的兩個基本手段”。這裡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手段”都表明,供給側所包含的內容應是整個生產過程,是廣義的、服務於整個現代化大生產的內涵,即從最基礎的生產要素和資源環節開始,到制成品和服務進入市場,到發生交易環節之前結束。因此,供給與生產的概念是基本統一的,但供給側所包含的範圍遠遠超過生產製造環節,至少在構成框架上應包括要素資源、價格機制(配置)、生產製造、產業組織(產業鏈、價值鏈)、市場准入(含渠道性物流)等五個環節。

  誤區二:改革強調總供給,因此供給體系的自我完善與創新是改革目標。

  這一認識較具迷惑性,容易導致錯誤理解。根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的決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可見,這一改革的目標是需求,既要促進總需求規模的擴張,又要適應微觀需求結構的變動。習近平指出,“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

  誤區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去產能、去庫存。

  這一認識的錯誤有兩個:一是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格局縮小,將生產製造環節的工作重點作為改革的核心;二是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十三五”發展要求進行割裂,從而強調了操作和局部,忽略了戰略和整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無論是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屍企業”、降低企業成本,還是化解房地產庫存、補齊發展短板、防範金融風險,都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動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對全面深化改革決心的重要檢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十三五”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大改革措施,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目標與“十三五”的發展戰略目標是統一的,創新發展及其對經濟發展的驅動和支撐,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要求。

  四大支柱

  消費、投資、產業組織和市場體系構成改革的“四個支柱”

  文章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積累了一些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增幅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這些問題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如何認識、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和運行框架。

  我們以經濟新常態的基本規律為前提,以消費和投資作為需求側改革的主要支撐和供給體系要適應的重點,以產業組織和市場體系建設作為供給側自主性、創新性改革和創造新需求的主要支撐。從而以消費、投資、產業組織和市場體系形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四個支柱”。

  第一個支柱是消費。

  消費在新常態階段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消費是總需求中的主體構成和需求結構的最大影響因子;二是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消費需求的定制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特征逐步顯著;三是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對供給體系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動提出了新要求,即以差異化的供給匹配個性化的需求。

  在這一消費形勢下,中國在供給側必須應對消費需求在中微觀上形成的功能性消費、融合性消費和減量化消費帶來的挑戰。其中,減量化消費的重點和難點不在消費而在供給,即減量化將導致供給體系面臨總量性和結構性的共同擠壓,從而給部分產業帶來難以自我調整的壓力。從製造業內部看,通用性產品面臨的壓力大於專用性產品,而鋼鐵作為製造業中通用性產品的最主要代表,面臨的轉型壓力和創新風險最大。從製造業外部看,動力供給是生產體系最重要的外部支撐,面對電力產品的同質性,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耗將形成內部替代,伴隨外部需求的“減量”和內部供給的增長(如頁岩油氣革命等),熱值高、排放少、運輸儲存便利的油氣資源成為煤炭資源的重要替代品,從而使煤炭產業同時遭受減量化、替代化和價格競爭的三重壓力,成為動力體系中風險最大和自主轉型空間最小的行業。因此,將煤炭和鋼鐵列為市場主導、政府支持的轉型行業有其重大的現實性和理論上的必要性,去產能、去庫存工作的著力點也基本形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