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6-08-16 08:06:52  


在新形势下,G20的使命和定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从短期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G20的议题也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延伸。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備受矚目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即將在杭州舉行。G20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台,其影響力已毋庸置疑:G20成員人口總和占全球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GDP總值占全球的85%,貿易額占全球80%。在G20框架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就重大國際經濟事務展開平等協商,反映出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

  新形勢下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

  中國網發表媒體評論人牛萌文章表示,當前,全球經濟處於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從周期性政策向結構性政策轉型的關鍵時刻。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影響還在持續,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各國經濟走勢分化,與之相伴而生的是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嚴重分化。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貨幣政策方面,各國步調不一: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面臨通縮壓力的歐洲央行卻在擴大量化寬鬆的路上越走越遠;在部分新興市場開始升息以自我保護的同時,日本等國家則選擇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這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形勢的複雜性。

  此外,當前國際經濟還受到全球貿易增速停滯不前,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等問題的困擾。撥開重重迷霧,可見這種種問題背後的深層原因是中長期結構性失衡,全要素生產率減緩,收入分配不均和創新驅動不足。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G20的使命和定位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也就是從短期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G20的議題也從短期問題向深層次和長期性問題延伸,期待以此來促進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引領國際經濟合作方向。應該如何實現這樣的轉型,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G20是否應設立常設秘書處?

  文章稱,目前我們看到,G20峰會誕生之初的“臨時身份”,或多或少使得一些會議成果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方面打了折扣。如何才能消除近年來G20會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弊端,提升G20所達成共識的約束力和執行力,對推動G20從應對短期危機的救火員,轉變為促進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協調員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此,也引發了G20是否應設立常設秘書處的討論。

  G20向更加正式化和高效率的轉型是大勢所趨,設立常設秘書處的好處不言而喻,它可以使G20國家政策溝通協調更加高效率和常態化,符合各國根本和長遠利益,有助於實現G20機制的轉型。但由於設立秘書處意味著成員國對G20更大的主權讓渡,而且秘書處機構選址、運轉程序、組織架構的確定,都將是多個力量板塊鬥爭博弈的結果,遠非簡單的機構改制。如果貿然行事,容易成為各方勢力共同攻擊的靶子,削弱G20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的作用。

  因此,目前的情況下,可以先提倡建立納入G20成員國代表的“協調工作組”制度,於會議結束後,在執行層面協調各國政策,長期監督會議成果落實情況。比方說,最近落幕的G20貿易部長會議就批准了《G20貿易投資工作組工作職責》,由此實現了G20貿易投資政策合作的機制化。它確立了G20貿易投資工作組的合作範圍和議事程序,明確工作組今後將每年召開三至四次會議,定期向貿易部長和協調人報告工作進展。這樣的經驗,可以為其他各領域所借鑒。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