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郭震遠論兩岸統獨對抗的兇險

http://www.CRNTT.com   2016-11-25 00:16:20  


 
  蔡大力強化構建兩岸統“獨”對抗台灣民意陷阱的力度,  刻意製造兩岸統“獨”民意對抗,作為對抗大陸促統的基本依托和手段並爭取更多外部支持,導致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統“獨”對抗更加複雜化

  從2015年1月開始參選到2016年5月20日發表就職演講,蔡對其兩岸關係政策論述,不斷有所調整,甚至較大調整,但有兩部分始終沒有改變。其一,如前所述,始終堅持回避“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其二,堅持宣稱其兩岸關係政策將“遵循普遍的台灣民意”。這後一點,從2015年1月開始參選,到2016年1月16日勝選,再到5.20就職以及就職後,都始終如一地予以強調。2016年7月21日蔡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再次明確宣稱,“讓台灣政府違背民意來接受所謂的期限(即所謂的接受九二共識的期限—筆者注)是不可能的”。顯然,蔡把所謂的“台灣民意”作為兩岸統“獨”對抗中,與大陸抗衡的最主要依托和手段。

  但更嚴重的問題還在於,蔡大力強化構建兩岸統“獨”對抗的“台灣民意”陷阱的力度,刻意製造兩岸統“獨”民意對抗。實際上,台灣民眾與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民眾一樣,追求和平、穩定、幸福生活,才是真正的主流民意。具體到兩岸關係,保持並持續擴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是真正的台灣主流民意。蔡強調並大肆宣揚的,抗拒統一的所謂“台灣民意”,實際上是民進黨長期構建的“台灣民意”陷阱。長期以來,民進黨通過大量發佈所謂的民意調查數據,通過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大肆散佈關於台灣民意的所謂“分析報告”,製造“台獨”正在,甚至已經成為“台灣主流民意”的輿論,逐漸在島內形成了相應的輿論環境,達到了“以假亂真”,並且“弄假成真”的效果。從而給蔡提供了,在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統“獨”對抗中,以所謂的“台灣民意”抗拒大陸促統的最主要依托和手段。與此同時,民進黨還慣用民粹手段,製造兩岸民眾的統“獨”對抗。最近的事例是,2016年1月16日投票日前夕,製造的所謂“周子瑜事件”。此類事件的深遠影響在於損害兩岸民眾感情,對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帶來不利影響。

  蔡在兩岸統“獨”對抗中,利用所謂“台灣民意”,抗拒大陸促統的力度和廣度,大為超過李、扁執政時期的相應動作。這充分表現了蔡對於堅持“台獨”的執著,更表現了蔡對於推進“台獨”,有著比李、扁更深刻的思考和更深層次的行動。蔡突出利用所謂“台灣民意”抗拒大陸促統,是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統“獨”對抗,重要的新特點、新內涵、新形式,將直接導致對抗的明顯複雜化,必須受到足夠重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