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建交25周年 韓學者談中韓關係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7-04-13 00:17:26  


活動現場(中評社 束沐攝)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記者 束沐)鳳凰網“大學問”欄目昨天下午舉行“東亞和平沙龍”,邀請察哈爾學會韓國籍研究員、東亞和平研究院院長金相淳以“中韓建交25周年:歷史與機遇”為題發表演講,介紹中韓建交歷程,總結25年來中韓關係發展的主要經驗,並結合當前緊張複雜的東北亞形勢,對大選後的韓國對外關係進行了展望。

  金相淳認為,求同存異、政經分離與和平發展是建交25年來中韓關係得以發展的三個主要精神。針對當前的韓國政局,他分析,文在寅與安哲秀兩位總統候選人的競爭日趨激烈,選後的南北關係仍將繼續緊張,而中韓關係則需要克服朝鮮因素與美國因素的影響。

  人道危機觸發中韓交往 雙邊關係25年體現三精神

  今年是中韓建交25周年,金相淳首先回顧了中韓建交的背景與歷程。他介紹,在冷戰背景下,韓國政府長期承認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將中國大陸稱為“中共”,而中國大陸也長期稱韓國為“南朝鮮”,雙方對彼此名稱的使用就體現了當時的關係。不過,他介紹,這個局面從1983年的民航劫機事件開始被逐漸打破,從那次事件起雙方不僅初次使用正式的國名,而且此後兩國開始進行體育、文化、觀光等非政治領域的交流

  隨後又發生了“潛水艇事件”,即中國海軍的一艘潛艇發生故障進入韓國海域,經過韓國政府與中方直接溝通,該事件得到圓滿處理,滯留在韓國的中國海軍士兵得以順利回國,韓方也拒絕了台灣方面試圖接觸這些士兵的請求。金相淳認為,這一事件的意義是具有擴展性的,意味著中韓之間開始安全合作,正式開始政治領域的交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