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郭震遠論兩岸新對抗與兩岸新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7-10-08 00:09:23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蔡“台獨”戰略、政策與策略的改變,是汲取了李、陳推行“急獨”路線,公然、嚴重挑釁大陸,從而遭到大陸嚴厲反制、打擊而徹底失敗的教訓。但在更深層次上,蔡的改變進一步清楚顯示了,大陸綜合國力對台灣的壓倒優勢,以及堅定不移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主導因素。大陸實力和大政方針的主導作用,在過去近四十年中,有效打擊、壓制了李、陳搞“台獨”、搞分裂的圖謀,有效保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持續推進。現在,大陸綜合國力對台灣的壓倒性優勢更加突出,完全不存在任何減弱的可能;大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和相關政策策略,更加完善、成熟。所以可以肯定,大陸實力和大政方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主導作用,必將更加突出、有效。蔡執政引發的新對抗,沒有、也不可能終止,更不可能逆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

  事實表明,蔡執政引發的兩岸新對抗,導致兩岸關係進入了,與2008年5月到2016年5月馬執政時期很不相同的新階段。如前述,馬執政時期可以說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第一個順利推進階段,而蔡執政後的兩岸新對抗,則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局部受阻的新階段。但事實同樣表明,並將繼續表明,在這一新階段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局部受阻,只是進程推進中的一個曲折,進程沒有終止,更沒有逆轉。可以預料,在大陸實力與大政方針主導下,不僅進程將消除曲折恢復持續推進的勢頭,而且將迎來更順利、更深刻的發展。

  3、兩岸新對抗是兩岸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博弈的對抗化與深化

  1949年以來,直到實現中國完全統一,兩岸關係的基本矛盾一直是促統與拒統的矛盾。但在不同歷史時期、歷史階段各有不同的主要矛盾。1949年到1978年的兩岸嚴重軍事對抗、全面隔絕時期,解放台灣與反攻大陸的博弈,是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1979年至今,直到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兩岸融合發展與分離發展的博弈,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這是大陸宣佈並開始執行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戰略目標的必然結果,因為實現和平統一,實際上就是實現兩岸融合發展;拒統則必然抗拒兩岸融合發展,而堅持“你是你,我是我”的分離發展。但在不同歷史階段,這一博弈具有不同性質,有可能是非對抗性的,也有可能是對抗性的。這取決於不同歷史階段具體的兩岸關係,首先是台灣執政者的統“獨”立場和相關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