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哪種方式統一 都需要過渡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18-09-23 00:11:38  


 
  特朗普上台後的作為似乎脫離了美國台海政策的常軌,除了戲劇化的川蔡通話,裝糊塗地問“為何我們要信守一中政策”之外,其對台軍售、連續兩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以及《台灣旅行法》等,其中涉台條文直觸一中紅線。特朗普以為台灣是與大陸進行貿易談判、遏制大陸“2025中國製造”發展規劃的重要籌碼,但實際上打這張牌可能衹會激起大陸更大的反彈與反擊。所以,到底要不要打這張牌,如何打,在執行上特朗普也很謹慎。以AIT新館落成衍生出的問題為例,海軍陸戰隊應否進駐維安,應否派更有象徵意義的美國官員出席落成典禮,到目前為止,美國都自我克制,處理得中規中矩。

  在中美關係上,台灣牌在大陸眼中不僅不是籌碼,且是不容碰觸的主權問題。如果打得不慎,美國會遭到大陸多大的報復有待觀察,台灣則一定會被嚴厲制裁。美台曖昧升級後,大陸對台在外交與軍事上的施壓幾乎讓台灣難以喘息,蔡英文不斷的逃生演練就是避免謠傳的斬首行動。其實,台灣也要警惕,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已經開打的當下,更要慎之又慎,以免亂了美國與大陸的牌局,擦槍走火,提前引爆以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

  (二)和平統一難度增加,武統呼聲升高

  在美日默許鼓勵下,當前台灣分離主義意識高漲,大綠小綠政黨,加上誤以為台獨是民意主流的國民黨主流派、親民黨投機派,整個台灣政壇都趨向“獨立”,統一沒有市場。統派政黨與政團發展的空間很小,民進黨對彼等監控趨嚴,幾個活動力稍強的統派年輕人已經被盯上並限制出境。台灣這些黨派表面上雖都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目的各異,綠色政黨追求的是和平“獨立”,藍橘政黨則是希望維持現狀,不願接受“一國兩制”。

  大陸想透過交流讓利、國際圍堵及軍事威懾,壓迫綠色政黨改變態度、藍色政黨醒悟,看起來是一個艱鉅的政治工程、很難奏效,因為台灣內部的壓力更大,抵消了大陸正反兩方面的施力。台灣不斷的選舉使政治人物沒有時間去分析台獨是否為主流趨勢,是否會成功,衹能信其是。不同顏色的政黨都不敢輕易改變立場,以免失去選票、失去執政或取得政治資源的機會。習近平追求兩岸心靈契合的和平統一,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

  越來越多的人都看得出來,和平統一的機會正在流失,非和平方式的統一則越來越可能成為選項。大陸公開的兩岸政策雖然仍是追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大陸網民主張武統的比率高達85%以上,台灣民意認為終將“被統”的也約近半數,國內外學界對武統的推測分析更多,都言之成理。由於時空環境與人心的改變,“和平統一”這個當年的務實選擇可能已脫離了當下的現實,成為一個虛幻的選項,讓統一的實現越來越遠,“台獨”苟延殘喘的時間越來越長,兩岸心靈融合越來越難,國際離間操作空間越來越大。

  再好的獵人都不能同時追逐兩隻不同方向的獵物,都要考慮先後緩急,大陸亦然。在致力經濟發展邁向復興的大道上,統一是岔路上的獵物,暫且擱下是理性選擇。大陸的難處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你想緩緩,但“台獨”分子、特朗普不斷觸你紅線,戳你痛處,刺激大陸民意,使武統呼聲四起,平添北京政府許多壓力,考驗領導人的戰略定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