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面向世界的中國文化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20-05-02 00:07:50  


 
  註釋:

  ①(德)馬克思·舍勒《資本主義的未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第19、20頁。

  ②(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劉陽、馮鋼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186頁。

  ③(法)科耶夫等《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國》,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第20-33頁。

  ④(日)內藤湖南《中國上古世》緒言,《內藤湖南全集》第11卷,築摩書房,1969,轉引自(日)內藤湖南研究會編著《內藤湖南的世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第244頁。

  ⑤(日)內藤湖南《新支那論》第五章《支那的國民性及其經濟變化》,《內藤湖南全集》第11卷,轉引自(日)內藤湖南研究會編著《內藤湖南的世界》,第244頁。

  ⑥(德)馬克思·舍勒《資本主義的未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第62-82頁。

  ⑦(美)塞繆爾·P·亨廷頓:《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張岱雲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152頁。

  ⑧西格蒙德·紐曼區分了政黨的“社會整體性”與“個別代表性”,轉引自(美)塞繆爾·P·亨廷頓:《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第20頁。

  ⑨(美)塞繆爾·亨廷頓:《誰是美國人?——美國國民特性面臨的挑戰》,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頁。

  ⑩王夫之:《禮記章句》,載王夫之:《船山全書》第4册,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版,第1471頁。相關研究見謝茂松:《大臣之道:心性之學與理勢合一》,北京:中華書局,2013,第91頁。

  ⑪(德)馬克思·舍勒《資本主義的未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第62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