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李風:不讓香港普通市民成為通關利益受損方

http://www.CRNTT.com   2021-12-16 00:03:54  


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秘書長李風。(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記者 段曉魯)中評智庫大數據發現,港府釋出通關初期每日1000個名額或以公商務人士優先、恩恤事由只限奔喪卻未納入探親等,引起港人強烈不滿。對此,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秘書長李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能與內地通關得來不易,這離不開全香港市民在防疫抗疫方面做出的貢獻,特區政府不應只考慮商務及公務人士的通關需求,也要照顧香港的普通市民,不能他們成為通關利益受損的一方。

  李風說,特區政府現在處於與內地通關的最後階段,隨時待命,看來通關的好消息很快就要落實了。但是現在從港康碼的申請人數上來看,需求非常大,申請人數已經來到了50萬人。這個現象其實是好的,因為陸路口岸已經關閉了2年,這給香港與內地的人員來往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很多市民很迫切的需要進入內地。通關初期採取配額制是沒有問題的,但特區政府應該多考慮香港普通市民的通關需求問題,不能只照顧到香港商務及公務人士,在通關配額的問題上特區政府應當分配均勻,不然會造成社會混亂,引起更大的民怨。

  李風認為,處理通關問題應該從政治的角度出發。香港經歷過“黑暴”事件之後,香港市民對祖國內地的認同感越來越強。同時在經濟方面,香港需要與內地進行更多的交流合作,融入到大灣區發展當中。特區政府不要只考慮技術層面來解決通關問題,而是要從政治角度著手,考慮到香港未來的發展。未來通關的配額一定會逐步擴大,否則有礙香港的發展,也不符合中央對香港的定位。此外,特區政府要以民為本,符合大眾的通關需求,而不是照顧一些特定的組群。事實上,特區政府本來就有商務及公務人士進入內地免檢疫計劃,這次接下來的小規模通關又是給到這些群組,這有點說不通。

  李風稱,通關初期的配額制是對兩地防疫抗疫工作的實驗,相信很快就會擴大,而中央也對香港通關問題也非常重視。但通關用計分制來處理是不可行的,實施起來會非常困難,而計分制度本身也存在公平性的問題。特區政府應該多側重於普通市民的通關需求,把他們的事當作大事來辦。普通市民很多是奔喪、看病、探病等一些急需的事情,而由於疫情的關係,很多商務人士已經習慣於在網上處理事務,在通關的需求方面沒有一些普通市民的需求高。

  李風表示,能與內地通關得來不易,這離不開全香港市民在防疫抗疫方面做出的貢獻,不能讓香港普通市民成為通關利益受損的一方。他建議,通關配額分配的問題上,可以限制每人申請配額的次數,讓更多的有需要的市民可以進行申請。另外,要照顧65歲以上人士申請配額,有些年長的香港市民不會使用網路登記,或者沒有智慧型手機,希望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特區政府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