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棄九二共識 統一成單邊

http://www.CRNTT.com   2022-09-04 00:15:34  


 
  其次,“九二共識”中的清晰也體現在達成“九二共識”的程序的清晰性上。兩會受權就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事宜進行協商談判並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與程序是清晰的,被記載於一系列函電往來、新聞報導和官方文書。在過程上,兩會經過兩岸官方機構授權,協商過程中各方也與指導機構保持溝通,兩會之間經過香港會談以及後續一系列函電往來,並確認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是台灣方面的正式意見,雙方對於最後的表述文本也並未表示任何異議,協商談判過程的代表性和正當性充足。在結果上,共識經由雙方協商達成,由兩岸官方各自表述確認,在此共識基礎上開展了事務性商談,並恢復了兩岸制度化協商,進一步明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協商結果的運用也是具有充分的規範性與合理性。因此,民進黨的“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一個共識”、“‘九二共識’是虛擬共識,沒經過人民討論、民主程序”等說辭不符合歷史事實。

  第三,清晰還體現在堅持“九二共識”、維護雙邊成果的清晰性上。“九二共識”體現的是一個中國原則這一底線,堅持“九二共識”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此問題上,中國大陸一直保持著清晰的態度,而且也要求台灣方面就此問題表達明確的承諾,這已經為歷史實踐所驗證。在1992年末至2000年4月間,兩會達成的共識沒有被推翻,兩岸關係雖有波折,但發展的大格局並沒有改變。而企圖用“九二過程或精神”、“九二香港會談”等名詞取代“九二共識”,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動盪不安。⑧重新執政的國民黨確立了“九二共識”存在的客觀事實,馬英九明確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步入快車道。而沒有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基礎的各種“模糊”,都不可能成為開啟僵局的“鑰匙”。再度執政的民進黨則繼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發展再度陷入困境。

  2.“九二共識”中的模糊

  “九二共識”中的模糊首先體現在兩會在協商談判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擱置了一個中國涵義的爭議,在達成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暫時不就一個中國的涵義進行協商。“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涵義”與“認知各有不同”並未進一步回答在兩岸之間“一個中國的涵義”“兩岸政治定位”“誰是中央政府”等難題,而是模糊化處理,不因局部性的分歧影響總體性的共識,不讓第二位的分歧“模糊”了共識的清晰。這也是為了打破兩岸僵局,在一個中國原則架構內推動兩岸平等交流協商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創新方案,因為著眼於未來,那些政治分歧和難題都可以而且也都需要在發展中、協商中逐步得以解決。

  其次,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一個中國涵義的適用範圍等問題上保留一定的模糊空間。“九二共識”最開始適用於兩岸事務性商談、兩岸民間交流、保障人民權益中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並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更多地運用於兩岸之間。而在2008-2016年間,台灣方面能夠在國際社會獲得了更多的國際參與機會,與承認“九二共識”有關,也與台灣方面未在國際社會場域彰顯“一中各表”有關。對於大陸而言,“一個中國原則”實際上存在兩種具體內涵和適用範圍,即適用於國際社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一個中國原則、適用於兩岸之間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對於台灣方面刻意模糊其應用語境等差異、製造誤解和恐慌,大陸方面僅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對於2008-2016年間台灣有條件參與國際活動,大陸方面並未刻意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