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智庫:俄烏衝突格局與科學應對台灣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2-09-07 00:11:30  


 
  一是對中美俄“大三角”關係的影響。俄羅斯在事件中撞得“頭破血流”、“受傷”很重,在西方世界的形象惡化,其行為也“傷害”了美歐的“感情”,日後改善關係存在諸多障礙,短期將向以中國為首的非西方靠攏,在中美俄“大三角”關係中喪失先前“坐山觀虎鬥”的“主動地位”。以現有國力,美國其實沒有能力同時“對付”中國和俄羅斯,中國應對得當,來自美國的戰略壓力短期有望緩解。但是長期看,中美的戰略競爭態勢很難改變。美國是一個現實主義國家,為了利益打壓和遏制中國,如果俄羅斯不倒,美俄關係今後不是完全沒有改善的可能;中國要堅持以民族和國家利益為導向的“戰略自主”,恰如其分地處理好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不能被美國帶偏;將來美國“處理完俄烏衝突之後”,完全可能捲土重來,進一步加碼遏制中國。

  二是對中美歐“大三角”關係的影響。當今世界,美國的科技、經濟、軍事實力仍然首屈一指,歐洲由於力量難統合、實力不濟等原因,幾乎唯美國馬首是瞻。事前,美國正在糾集盟友,在台灣、新疆、南海等問題上對中國發難,“黑雲壓城”。俄烏衝突後,美國對歐洲的軍事、政治、經濟“繩索”進一步拉緊;“家門口著火”,歐洲將面臨安全、發展等一系列危機,自顧不暇;俄烏衝突也讓歐洲受到“驚嚇”,除英國等個別國家,歐洲追隨美國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的力度應有下降,其繼續追隨美國對中國在軍事、經濟等方面“動硬”的條件也相對減少。歐洲因俄烏衝突深陷泥潭,安全受到威脅,國際行動能力與整體影響受到掣肘,全球資源和權力結構將向美國和中國進一步集聚。俄烏衝突擴大對歐洲十分不利,中國要講清楚;要在經濟上繼續與歐洲互利合作,也要有效應對美國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的抹黑與攻擊,防止美國把危機轉嫁到中國身上,以此拉攏歐洲對中國形成新的“戰略圍剿”。

  三是對台灣問題中“小三角”關係的影響。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以台制華”和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是當前雙方關係的主要戰略設計和架構。俄烏衝突對台灣“觸動”很大,島內各勢力和民眾會思考美國的可靠性問題,民進黨當局將主導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加快發展軍事力量和“以武拒統”準備,繼續“倚美保台”、穩住島內。美國在對外宣傳上,繼續表態支持台灣,“警告大陸不要輕舉妄動”;內部則會反復重新評估新形勢下“以台制華”的戰略實施問題,謹慎對待“大陸紅線”,提醒台灣不要過度“刺激大陸”、想方設法穩住大陸。可以預料,如俄烏局勢發展有利於美方,其會圍繞台灣問題不斷增加對中國的壓制;如俄烏局勢朝著不利於美方的方向發展,美國會在台灣問題上示弱以“安撫”中國。總體上,如果美國不喪失理性,台海緊張局勢不會失控,但是美國將會繼續圍繞台灣問題構建“印太架構”與中國周旋,既不讓台海風平浪靜、又避免局面失控,台灣問題的解決也變得更具挑戰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