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一國兩制的實踐與再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22-09-11 00:08:25  


 
  4.在國際社會認可上

  香港、澳門持續穩定地發展,吸引眾多國際投資者。美、英等國也從香港或通過香港從內地的發展中獲益,形成多贏局面。香港、澳門回歸二十多年來,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實踐持正面態度。英國的香港半年報告多年來一直認為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大體運行良好。⑬美國自1993年發布香港政策法報告以來,對“一國兩制”實踐的評價一直較為正面,但也會在一些年份就一些具體的事件,提醒中央政府履行承諾,維護香港“一國兩制”,如2004年公布香港政策法報告時,遇到香港23條立法風波,美國務院代理髮言人發表聲明稱,“國際社會對在香港成功實施‘一國兩制’的信心,是基於中央政府作出的讓香港特區政府有權保護已有的權利和自由的承諾”,“我們認為,香港的成功、繁榮和穩定一直並將繼續取決於北京在近20年前為香港融入中國而創立‘一國兩制’框架時提出的自治前景”。⑭不過,隨著香港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大國博弈的加劇,英、美等西方國家對“一國兩制”實踐的評價趨於負面。

  二、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

  香港回歸25年來,內外形勢發生較大變化。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2020年中央出台香港國安法,標誌著中央治港方式出現調整。2021年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在完成選舉委員會、立法會和行政長官三場選舉後,香港“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的階段,主要社會矛盾也從“管治權之爭”發展到“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管治能力之間的矛盾”。

  (一)香港本地治理面臨的挑戰

  香港回歸後,各方面不斷發展進步,但也出現經濟長遠發展規劃欠缺,公屋輪候時間長、房價高企市民置業難,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青年一代上流困難等問題。這些經濟民生矛盾是長久積纍的結果,給特區政府的施政帶來挑戰。而這些具體問題的背後,是更深層次的管治理念和管治模式的困境。

  1.管治理念導致的困境。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自由主義為香港經濟騰飛助力良多,令香港形成崇尚自由化、市場化氛圍,小政府、大市場理念深入人心。當時的港英政府基本採取有限管治的模式,尤其在經濟領域,即主要由四大商會來管理香港經濟層面事宜,而政府衹發揮協調主要商會的作用。這種“官商共治”的模式有其好處,也確實為香港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弊端也十分明顯,如重自由市場、輕宏觀調控,重眼前發展,輕長遠謀劃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