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國企賺大錢 緣何令人難高興

http://www.CRNTT.com   2009-03-28 08:26:10  


   
  但在這些國企壟斷市場,主導價格的現實中,市場主體間、企業與消費者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政府在市場中的角色是錯位的,而價格也難免是扭曲的。從而,這些企業越能賺錢,公衆對應的感受則是相關消費成本越高,或是居高不下,被“盤剝”感越重。比如,有關自3月25日零時起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的消息剛一發布,即遭遇公衆批評之聲。有關方面估計,這一漲價給中石油每月可多賺取近13個億。如此逆市“與國際接軌”的價格,中石油豈能不上榜全球最賺錢企業。
  
  衆所周知,壟斷企業通常在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形成國有資產的壟斷,其根本目的是保證該產品的充沛供應和價格穩定,防止利用資源哄抬物價,進而確保國家安全和人民財產、生命安全。國有壟斷企業占據了公共資源和公共政策的優勢,本應當承擔比私企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然而在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刺激內需、保持增長”的大格局下,諸如國內成品油價格卻不降反升,再度上演“緊漲慢跌”的慣有做派,這裡看不到壟斷企業有為國家和社會承擔責任和義務的跡象,倒是凸顯出壟斷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和貪婪。
  
  盡管,公衆也不時看到中石油這樣的壟斷企業通過捐贈來彰顯“社會責任”,但實際上,作為全民所有制企業,不論捐贈多少,都是慷國家人民之慨,拿著別人的愛心做好事。與樂於捐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高管享受著不斷擴大價碼的天價年薪,企業不願向國家分紅,不願降低價格,拿出部分利潤與全民分享。本質上看,正是因為壟斷本性,它們失去了承擔社會責任的內在動力。因為決定它們利益的已不是自由競爭,不是消費者的自由選擇,而是政策、體制的保護。在此情形之下,即便成為全球NO.1的企業,也未必是一件驕傲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