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張亞中:台灣前途未定論 政治幽魂

http://www.CRNTT.com   2009-06-18 00:39:51  


 
  (四)馬英九選擇了“不統不獨”的“台灣前途未定論”

  2008年的大選,是台灣第四次大選。馬英九以七百多萬票贏得大選。按理來說,這一場長達十餘年有關兩岸關係定位與“國家”前途的民主內戰應該有個結果了;但是由於馬英九先生所代表的國民黨在本質上已經接受了李登輝的台灣主體性的“台灣前途未定論”路線,任用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鄭瑞城擔任“教育部長”,充分地反映出馬英九的思維:他尋求的不是一個清楚的路線選擇與清晰的兩岸定位,而是一個置未來於不確定狀態的兩岸論述。

  在馬英九的戰略佈局中,台灣最需要大陸的是經濟,他要談的是“經濟地理”,而不是“政治歷史”;他希望的是只談現在,不談未來。馬英九不再提他曾經參與的國統會或國統綱領,主導他的思想是“不統、不獨”;他接受了用“民主自決”來決定台灣未來前途的論述,而不提“憲法”的一中,他目前走的正是“台灣前途未定論”的路線。

  馬英九當選以後,希望用討好妥協的方式來結束台灣長達十餘年的民主內戰,但是民進黨可不這麼想。民進黨對兩岸協商與未來ECFA的質疑,顯示出兩岸定位與台灣前途問題不可能隨著馬英九的討好妥協而結束,未來的每一場重要選戰,仍舊還會有著民主內戰的影子。如果馬英九不能有勇氣實踐一套前瞻性的論述,而只是選擇討好妥協或接受李登輝的“台灣主體性論述”,這場民主內戰不容易結束,台灣極有可能繼續內耗。

  馬英九與李登輝的差別在於,李登輝用“拖”的策略來等待台灣主體性轉化為台灣獨立,他的目標非常清楚;而馬英九是缺乏自己的論述,又基於選舉考量不敢也不願意去碰觸台灣前途問題。值得擔心的是,馬英九作為的結果是否會與李登輝的目的殊途同歸?

  兩岸和平協定涉及兩岸定位與走向問題,即台灣未來的前途問題。當簽署此一協定時,也是台灣必須清楚表達立場的時侯。這也是為何和平協定是國民黨難以面對的難題。馬英九曾經在接受新加坡媒體專訪指出,若能在2012年連任,不排除觸及兩岸政治議題的協商。但是馬英九在5月11日接受中視專訪時旋即又表示,“不排除並非一定要做”,而政治協商指的也是和平協議之類議題;並強調在他任期內,不管是4年或8年,他都不會與中國協商統一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