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護農經驗值得借鑒。 |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評論員 張智新)在一年一度的兩會上,“三農”話題依然炙手可熱,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日美等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日美等發達國家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雖也都經歷過物價上漲甚至嚴重的通脹威脅,但無不十分注重保護農業發展和農民利益,千方百計確保農民在經濟成長中優先收益。
上個世紀30年代物價飛漲的大蕭條時期,美國推行了舉世聞名的“羅斯福新政”,支持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農業政策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內容。政府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先通過發展農業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科研和技術普及、提供農業信貸和農產品保險服務,以及稅收優惠、補貼投入等措施,全力扶持農業生產。然後又通過政府成立農產品信貸公司等途徑,實施農業價格支持計劃,防止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並輔之以限制生產等防止過剩的措施,隨後又積極實施擴大農業內需、鼓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等政策,幫助農民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此後,面對農業科技發展和農產品貿易摩擦加劇等新形勢,美國政府更加注重制定和實施生態農業、科學技術、信貸支持、信息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的農業支持政策。
由於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農業保護,尤其是在物價上漲及高通脹時期注意保障農民利益不受損,且推動其收入持續穩步增加,美國農業在從業人口下降到2%的情況下,農業收入仍占到國民收入的10%以上。不僅實現了農業的商品化、集約化和現代化,農民同其它各階層收入的差距也逐步縮小,農業利益集團更成長為參與政治博弈、影響公共政策的強力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