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無須擔心粵語消亡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15:00  


 
  北京官話成“通語”:為商業、行政便利而為之 
 
  與雍正年間的“粗放式”推廣相比,後來“通話”的發展顯得平滑得多。晚清光緒年間,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吳汝綸去日本考察學政,回來後上書要求統一國語,獲得了張之洞等人的贊同。清廷於是頒布《學務綱要》,稱“民間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動多扞格”,因而“擬官音統一天下語言,故自師範以及高等小學堂,均於中國文一科內附於官話一門”。可見,人們辦事不便,是當時推廣統一讀音主要動因。 
 
  晚清光緒年間的“推廣通語運動”,讓北京官話成為正式的“通用語言”。中國在秦漢時期早已實現文字“形義上的一致”,但讀音的統一和推廣全國通用的“標準國語”,卻自光緒年間才提上日程、直至民國時期方有實踐。國語的頒布,並非出於政治要求,而是為了商業和行政上的便利,加上現代影音技術發展,電影、廣播逐漸需要統一讀音。而國語本身,也是“交際功能”大於文化價值。 
 
  南寧式“推普”:方言在人為干預下被“招安” 
 
  通用語言主要是一種交流工具,但強制推行的結果通常都是負面的。廣西南寧的語言格局本是城區說粵語(“南寧白話”)、城郊說平話或壯話。90年代初實施“全面推廣普通話”後,方言電視、方言廣播、甚至方言出租車電台都停播,學校也勸禁學生使用方言。這些措施造成南寧本地方後來言急速流失,至今南寧話基本從南寧市區公共場合退出。有研究稱,如今南寧市區15歲以下能使用方言的人口幾乎為零。 
 
  普通話占據強勢地位後,南寧當地有人呼籲“復興粵語”,也有人質疑:“沒有方言,南寧還是南寧嗎?”不少南寧人羨慕梧州人和柳州人,羨慕每一個能說方言母語的城市,羨慕說方言的城市背後自信的“底氣”。說方言本來是個自然文化現象,但在南寧的例子裡,方言則錯被當成標準語的“假想敵”被招安了。

  粵語需要自由,無須特別保護不必過度擔心

  語言是交流工具,方言與身份認同有關 
 
  對於“通用語言”是否意味著廢棄各地本地語言,答案是否定的。方言被譽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有時候甚至還是地域優越感的載體,使用方言,固然能有助於延續本土歷史文化,但更重要的也更實際的作用,是給同屬於一個地方的人們一種身份認同感。 
 
  隨著現代社會的流動日益增強,“移民城市”越來越多,語言承擔的交流功能蓋過文化屬性。典型的例子是到外來移民學習本地語言,更多是為了與人打交道、找工作和建立更好的溝通渠道,而並不一定出於對當地文化的熱愛。 
 
  保護方言和保護傳統文化沒必然聯繫 
 
  在“保衛粵語運動”開始後,華南理工大學新聞系一位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力撐粵語的後面,是對傳統文化遺失的痛心”。粵語被賦予了與“騎樓、西關大屋、粵曲”等象徵嶺南文化的符號相當的位置,不少人也因此以“保護傳統文化”之名,提倡要對粵語多加保護。 
 
  但粵語當初“被保護”,其實也並非源於對文化的敬仰。如今成為眾矢之的的廣州電視台,其前身(廣東珠江頻道)曾在1988年獲國家廣電部(現國家廣電總局)特批保留粵語節目,主要還是出於抗衡香港傳媒對珠三角的影響力和爭奪收視率。 
 
  粵語影響力擴大,與地緣優勢有關 
 
  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無論在語言、風俗習慣甚至文化傳統都極為類似,這是粵語及粵語文化的“發揚光大”的重要地緣基礎。改革開放以後,粵語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也離不開香港文化和娛樂事業的大舉“北上”的推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