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的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0-10-26 10:26:34  


 
  必須看到的是,通過融入現存世界體制而獲得和平發展的道路是十分艱難的。因為這個體制的基礎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其創建和領導者,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在這個體制中,遊戲規則、話語權、議題的選擇和界定,以至各種糾紛的仲裁主導權,基本掌握在西方手中。儘管中國和平發展的決心和舉措明示天下,和平發展的成就更是對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在世界事務中依然動輒得咎,其根本原因便在於此。

  但是,中國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功證明,和平發展戰略是十分正確的。在三個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的今天,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發展的戰略不動搖。然而,隨著世界戰略格局的迅速變化,中國的對外政策也必須做出相應調整。在這一調整過程中,必須首先確定不可為者,方能在此基礎上確立可為之方向。

  中國對外政策中不可為者

  首先,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大國,不可輕易更改對外政策中的基本方針大政。內政不折騰才能保持穩定,外政也必須不折騰才能保持和平。

  目前外交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中國涉外部門的利益迅速膨脹。因此,必須盡快建立相應機制,協調各涉外部門和團體,絕不可讓部門/團體利益影響國家利益在對外政策中的絕對主導地位。

  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的成功,國內各種政治經濟利益與權力集團之間的關係也日益錯綜複雜。因此,要特別禁止特權利益集團利用對外政策在國內政治中謀取私利。必須借鑒其他大國,尤其是美國的經驗,確立中央最高領導在對外政策的絕對權威。並建立相應機制,保證對外政策的相對獨立性。

  隨著中國國力的迅速提升,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也隨之提高。但是,作為現代政治的產物,中國的民族主義發源於近代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掠奪和淩辱。正是在鴉片戰爭以後的民族空前危機中,爆發了救亡圖強的民族精神。因此,有著深刻創傷的民族主義在對外事務中,尤其是有爭議的事務中,極易產生非理性傾向,為國內外別有用心的政治力量所誤導和利用。因此,必須建立機制和共識,不可讓對外政策受民族情緒的驅動。

  作為世界性大國,中國必須發展相應的軍事力量,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保證威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是,必須充分吸取上世紀日本和德國的經驗教訓,絕不能允許軍事力量主導外交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