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遠征軍》熒幕上的歷史“突圍”

http://www.CRNTT.com   2011-02-23 13:48:40  


 
  資料很多,但是良莠不齊,“珍貴的、非常客觀的少之又少”。通讀完畢,邱對的感受是:“以訛傳訛的東西很多,包括遠征軍的後代在談到父輩的事情時,也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諱言失敗,諱言缺陷,總是在強調勝利,強調客觀原因。甚至有些號稱紀實性的東西,沒有史學標準的嚴格限制,很多描述是由著自己的想象。”

  要使整個劇本做到盡量的完整、客觀,需要劇作者把所有讀到的、說法不一甚至相矛盾的資料,都翻爛了以後自己找出一條路。

  邱對舉了孫立人將軍統帥的遠征軍新38師第113團在緬甸仁安羌解救七千英軍、大勝日本第33師團的著名戰役“仁安羌大捷”為例。“仁安羌那一戰,圍困七千英軍的,到底是多少人?史料上很多都說那是日軍第33師團。按照日軍當時的編制,一個師團是兩萬五到三萬人。而我們一個團是一千人。後來的戰果表明孫立人以一千人之力解救了七千英軍不說,還把日軍兩萬五千人給打跑了,打得屁滾尿流—我覺得這事兒不對啊!然後往細裡去找,有人說真話了:當時那不是日軍33師團的全部,只是兩個加強大隊。”

  還有一個問題,孫立人知道對手的兵力只是兩個大隊嗎?邱對在鳳凰衛視製作的遠征軍紀錄片裡看到了一段老兵口述,老人說,孫立人在戰鬥勝利以後才弄清了日軍不是一個整師團,孫當時有點後怕同時覺得這事挺有意思,有點歪打誤撞。可是邱對依然對這段口述回憶的準確性表示懷疑。“這話能信嗎?我轉了一圈之後,覺得還是不能信。如果前去解救仁安羌的將領是戴安瀾,我相信他會做出以一千人之力對抗兩萬五千敵人的選擇來,因為他是蔣介石的嫡系、黃埔系的軍人,不管對方是多少人他都會服從命令,他的信條就是忠誠,這是黃埔軍人的信念、精神支柱,戰死在所不惜。孫立人不是這樣,他是海歸,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所受的軍事教育是作戰前必須有堅實的情報支持,假如對方是一個完整的師團,孫立人不會貿然派自己的部下去送死。至少他在某一個渠道弄到了情報,有一個大體的了解,才敢於把自己的部隊派去。那是他從淞滬戰役帶出來的部隊啊,跟他的都是生死弟兄。以國軍當時的體制,部隊、士兵就是他的政治生命,如果部隊打殘了打散了,他這個將軍也隨之不存在了。”

  於是邱對的選擇是,為孫立人的決策提供了一個事先的情報,在馳援仁安羌之前,他已大體獲悉了日軍的真實兵力。“我覺得這是符合邏輯的。”邱對說。他判斷是否“符合邏輯”的標準是:能到達史實所給定的結果。“比如第一次遠征就是潰敗。你極其英勇善戰但是潰敗了,這符合邏輯嗎?你是世界一流軍隊,但是潰敗了,這符合邏輯嗎?你精誠團結、上下同欲,但是被日本人打得十萬大軍損失了六萬,這符合邏輯嗎?這裡面肯定有更強硬、更剛性的邏輯在裡面:你的部隊本身是存在問題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