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北觀點:需有祖國認同與祖國史觀

http://www.CRNTT.com   2011-04-16 00:12:57  


“祖國認同”,是統一的思想根基。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宣傳部長戚嘉林博士在《中國評論》月刊四月號發表專文《台灣需有“祖國認同”與祖國史觀》。作者認為:“‘台胞認同祖國化’在政治上可震懾深綠、感化淺綠、凝聚淺藍、鞏固深藍。至於如何改變此一形勢,其具體落實之法就是樹立併高舉‘祖國認同’的旗幟,於台灣史領域建構‘祖國史觀’,使島內能有與深綠抗衡的論述能量,並以‘祖國史觀’豐富‘祖國認同’內涵。”文章內容如下:

  台灣自上世紀1989年開放探親的政治鬆綁以來,隨著內地經濟飛騰,綜合國力倍增,兩岸關係發生巨大的積極變化,與冷戰時期的兩岸關係非可同日而語。因此,島內藍營精英對如何解決兩岸問題的途徑,從邦聯、聯邦、歐盟模式、一國多制、一中二憲(黃光國)、一中三憲(張亞中)、一中四憲(高準)、統合論(張亞中)等各說百家爭鳴,至於各種具體而微的兩岸和平協定模式,諸如曹興誠〈兩岸和平共處法〉、邱進益〈台灣海峽兩岸和平合作協議草案〉、張亞中〈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草案〉,甚至有論者倡議“過渡時期台灣或‘中華民國’”(Taiwan/ROC in Transition),眾說紛紜。惟回神一望,就整體台灣民眾而言,十餘年來支持統一的民調不但與日俱降,且形成傾向台獨的40%綠色鐵板一塊,這是多麼令台灣統派駭然的事。

  事實上,前述諸多的統一途徑與模式,其最終落實是在島內民眾的“統一認同”,也就是“祖國認同”。深層思考,若不以“派”廢言,獨派政治人物強力推動台獨理念,其學者不乏認真從事影響國族認同之台灣史的基礎研究。相對於獨派,藍營學者於孕育認同的台灣史之學術研究,力度相對不足。藍營不知是否曾經深思,若不同步扭轉認同,在有40%民眾抗拒(其中甚至深綠堅決反對),但又無10%民眾挺身旗幟鮮明視中國為祖國之政治氛圍下,前述所提的任何統一途徑與模式,勢必牽就綠營勢力及其論述,甚至與之妥協,致實質不利兩岸終極和平統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