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強:穩定新疆 何者為先?

http://www.CRNTT.com   2013-11-27 09:46:57  


 
  毋庸諱言,這種做大GDP的模式,可能正在製造新疆不穩定的新因素。一方面,由於缺乏技能,做大GDP帶給維族的直接新增就業比較有限。調研到南疆投資的企業,發現小企業一般高薪聘請企業原籍的工人到南疆,而大企業通常以增加額外補貼和給予政治榮譽的方法,從企業總部成建制(從管理到生產,從生產到後勤保障)派人到南疆。這主要是企業基於經濟成本考慮而做出的選擇。如果招聘維族人,企業要幫助他們過語言關、技能關、還有最困難的勞動紀律關(筆者聽過的段子:月底領到工資,不來上班;等把工資消費光了,又來企業,不讓上班還不行。)綜合算下來,成本很高。但另一方面,物價上漲(例如,由於物價上漲,在筆者之前工作的烏魯木齊新市區科學院片區,肉抓飯的價格已經從2011年的12到15元,漲到2013年的25到28元),卻會實實在在影響他們的利益。這樣,經濟問題可能讓維族產生在經濟發展中“邊緣化”的失落。

  另一方面,從已有的現象出發,讓我們推斷一下新疆宗教狂熱的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結果?新疆宗教氛圍在改革開放之前並不濃厚。宗教氛圍逐漸濃厚是從1980年代、尤其是1990年開始的。新疆現有的2萬4000多座清真寺中,80%是1980年代末1990年初修建的。新疆清真寺的數量是中亞5國清真寺總量的近5倍,僅次於有2億穆斯林的印尼;而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總人口1000多萬。在多次體驗或者觀察佛教寺廟、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的宗教儀式後,筆者發現,伊斯蘭教的宗教意識最容易讓個體忘卻自我、個體間相互感染宗教情緒,並最終從內心深處消滅自我意識、順從宗教意識。據此體驗和觀察,筆者確信,清真寺過多的結果,必然是宗教狂熱,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

  在1990年代後期,新疆的宗教狂熱表現為“宗教儀式風俗化”和“朝覲熱”。例如,結婚念“尼卡”、超度亡靈的“站禮”等宗教儀式,是1980年之前沒有的風俗,但從1990年後期開始成為必走的程序。而在最近10年表現為“宗教儀式生活化”和“內外勾結的漠視生命的爆恐破壞”。如婦女穿戴阿拉伯黑罩袍,維吾爾傳統的日期娛樂活動被禁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