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雜種”:思考日本文化的一種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14:41:59  


《日本的面孔》封面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明治以來,只要出現“全盤西化”的浪潮,緊接著必定出現相對的崇尚日本事物的浪潮。要擺脫惡循環,根本點之一是看清日本的現實。一個傳統、古老的日本已經不存在,現實的日本文化就是雜種文化。劉曉峰《“雜種”:思考日本文化的一種前提》如是說。

  沿著歷史與現實繁複的掌紋,去探尋族群通向未來的光亮,這被看成民族先知的知識人躲不開的宿命。 

  回頭來看,直面現實和分析現實一直是加藤周一的力量所在。被譽為戰後日本“最大的知識分子”(東京大學上野千鶴子教授語)的加藤周一,確實擁有對日本、對世界深刻的洞察力。有人說,除了沒能預見蘇聯的崩潰,沒想到日本能成為“經濟大國”外,他所有的分析和預見後來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加藤周一本人也曾用玩笑似的口吻以此自稱自許。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加藤周一和他的同時代學者直接面對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認識激烈發展、變動的日本社會,如何認識劇烈變化中的日本文化。一九五五年六月,加藤周一在《思想》雜誌上發表了“雜種文化論”。他公開給出日本文化是“雜種文化的典型”這樣在當時令許多人瞠目、也令許多人喝彩的答案,並在後來的系列文章中對雜種文化在未來日本歷史發展上將起到的積極作用做了多方面的闡釋。他的文章用語生動,雅俗鹹宜,所以影響遍於日本列島的溝溝穀穀。還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剛到日本,和幾位日中友協的老人聊到日本民俗中有很多大陸因素,其中一位隨口就說了句,“日本什麼都是那個加藤說的雜種”,這話立刻得到旁邊幾位的點頭贊許。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加藤周一的名字。 

  說到戰後日本社會發生的激烈變動,首先要提到的當然是日本戰時精神秩序的結束。阪口安吾的《墮落論》就此寫道:

  半年之內,世事滄桑。自許天皇堅強盾牌的我等,只要是為了天皇,慷慨赴死絕不反顧的我等。年輕人們如櫻花般散去了,活下來的活躍在黑市交易中,儘管恥圖百年之命、衛君一朝赴死的誓言音猶在耳。以毅然決然之心送走男人的女人們,經過半年歲月的淘洗,如今在夫君牌位前的禮拜已經變得只是一種程序,她們心中開始浮現新面孔的日子決不會太遠。不是人變了。人原來就是如此。變化的不過是世相的表層。(阪口安吾《日本文化私觀》評論社複初文庫版一九七二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