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 
中評論壇:國共下一步可以走的路

http://www.CRNTT.com   2015-06-13 00:06:07  


 
  張麟徵:馬英九錯過關鍵時刻  連戰有大格局看得遠

  談到影響兩岸關係和國共關係變化的主要因素,至少在馬政府執政的幾年來,主要是來自於國民黨之外。剛才春山說,馬英九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追求目標:做為國民黨的黨主席,應該是要捍衛國民黨的傳統價值;但他做為“總統”,又自詡要做全民“總統”,使兩者間有落差,此話說得精準。

  我認為,假如馬英九2008年執政後魄力大一點、格局高一點,加上他贏了對手二百多萬張選票,在“國會”又擁有四分之三的席次,在這樣強大的民意基礎上,他要推展更進步、更宏觀的的兩岸關係、國共關係,在當時輿情下,不會有任何阻攔。即使美國,懾於台灣民意,大約也不敢大力阻攔。民進黨即使表態反彈,也將是有氣無力。可是馬英九錯過了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他一再強調要做全民“總統”,兩岸政策因此受到制約。

  其實馬英九誤解了全民“總統”的真正含意:“總統”當然要照顧所有人民的利益,但多數黨的“總統”是要對多數選民負責,落實對支持者許諾的政見。“總統”不能以全民“總統”的藉口,照顧少數在野的主張,而置自己多數選民的願望於不顧。民進黨在這一點上,表現可比國民黨爐火純青得多,即使他只是少數政府,他才不理會“國會”多數黨的反對,明火執杖,橫柴入灶,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啟用杜正勝,推行通心圓的去中國化政策,沒手軟過。2005年發動民眾強行攔阻連戰去大陸,也沒有遮遮掩掩過。對照之下,馬英九執政,不僅很多事情不敢做,甚至打自己小孩給民進黨看。

  兩岸隔絕56年後,一般人以為破冰沒有那麼容易,豈知2005年連胡會,大家卻發現兩岸本是一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國共與兩岸之間,在國家整體利益考量為先的基礎上,破冰其實也不是那麼難。一切困難都來自政治人物對國家的感情,對時代的認知,在有無格局,有無膽識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的決定。連戰與胡錦濤兩位先生令人敬佩的是,他們兩位在兩岸關係上、在台灣前途上、在中華民族的復興上、在東亞與國際大局的演化上,看得遠,看得清,看得透。連戰不以自己只是台灣的在野黨領袖,自我設限,胡錦濤不以大陸的執政當局以勢壓人,兩位只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中華民族的前途上,共謀前景。

  馬英九在政治圈中打滾的這些年,懼於社會氣氛,揮不去自己的外省原罪烙印,要不是有連胡會達成的五點願景,給了馬英九大陸政策一些底氣,馬英九的大陸政策還會更軟弱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