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外匯儲備規模的多寡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6-03-02 08:05:49  


外匯儲備規模比較大確實是國力的體現,既反映了一國的比較優勢和產業競爭力,又確保了對外支付能力。但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自去年8月11日中間價改革以來,市場上出現了較強烈的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為了維護匯率的基本穩定,央行不得不售出外匯,相應地外儲也出現一定程度的縮減。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中心副主任柴青山文章表示,實事求是地說,外匯儲備規模比較大確實是國力的體現,既反映了一國的比較優勢和產業競爭力,又確保了對外支付能力。但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不妨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外匯儲備規模的多寡及影響。

  文章分析,第一,外匯儲備的底線是能滿足外債及三個月進口的對外支付需要。中國去年的進口規模為1.63萬億美元,三個月進口即4100億美元;外債餘額約8100億美元,兩者合計為1.22萬億美元。但1.22萬億未必就是中國應保持的外匯儲備的最低規模,因為外匯儲備的減少勢必伴隨著外債餘額的逐步遞減,其背後的動因是部分企業對中美息差收窄及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也就是說,隨著企業償還外債行為的增加及外債餘額的縮減(比如說減至5000億美元以下),外儲規模的底線也會相應降至9000億美元以下。只要高於底線,中國的國際支付能力就是健康的。從以上底線思維出發,再考慮到中國的M2規模,考慮到企業走出去投資、國家實施一路一帶及其他國際戰略的需要,央行合理的外儲規模應為2萬億美元左右。

  第二,外匯儲備的減少勢必伴隨著居民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外匯存款的增加和外債規模的縮減。這種調整是健康的,不妨把該策略叫作藏匯於民。自2005年匯改以來,我國實行漸進升值的政策,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幾乎每個市場主體都能預見到,加上中美之間存在約3厘的息差,企業和居民把外匯換成人民幣或大量借入外債,成為一種時髦的無風險投資方式。其結果自然是國內的外匯存款枯竭,企業外債餘額不斷攀升至近萬億美元,貨幣錯配的風險規模很大,而央行作為外匯的買入方,其所持有的外匯儲備卻累積至驚人的、遠超實際需要的規模(一度多達3.9萬億美元),而且還有不小的匯兌損失。最近一年多來,企業不斷地減少其外債餘額,縮小其貨幣錯配的風險規模,同時與居民一道增加外匯存款(目前餘額已升至6469億美元),這種調整是期待中的良性調整。

  第三,外儲減少的主因肯定不是資本外逃或所謂的“熱錢”外流,而是企業和居民主動對資產負債的貨幣結構進行調整。如前所述,因擔心人民幣貶值,市場主體最近一年多來普遍都在調整自己的資產及負債的幣種結構,包括增加外匯存款、減少外匯債務等,這應該就是外匯儲備逐漸縮減的主要原因。這些調整都發生在境內,因此,與資金外流和資本外逃並非同一回事。誠如周小川所言,資本外逃是指出於躲避原罪及洗錢的需要或對國內環境不信任,而通過合法及地下的渠道,將人民幣轉換為外幣並轉移至境外。這種形式的資產騰挪每年都在發生,動因是為了“安全”及掩蓋資金的性質或實際持有人,不是出於對人民幣匯率的擔心,而且其規模有限,與外匯儲備減少的關係並不大。

  第四,外儲規模過大也有幸福中的煩惱,至少會帶來如下四個不良影響:外儲投資的隱蔽性轉差;保值增值的難度加大,多元化投資先後受到歐債危機、金價大跌及安倍式貨幣寬鬆的挑戰;對中國提出援助要求的國家明顯增加;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一度高達21.5%(其他國家一般只有3%至4%),商業銀行的資金被央行大量弄走後只能用於購匯並投資於海外,金融資源錯配嚴重,銀行的利息收入因大量資金無法自我應用而顯著減少。

  最後,外匯儲備減少、套利資金外流並非一定會導致股市下跌。外儲縮減的背後是央行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在市場上拋出外匯以滿足旺盛的購匯需求。在這麼做時央行都會同步回籠相應的人民幣資金,導致外匯占款和市場上的人民幣趨減。只要央行及時通過公開市場釋放資金(比如回購央票),並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市場利率就不會上升,股市所受影響就會非常有限。因此,外儲減少並非是股市大跌的原因;關鍵在於央行能否使市場保持合理適度的流動性,並管理好市場預期,避免市場持續出現單邊的貶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