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化解產能過剩需力避“零和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6-04-15 07:13:07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2016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有五個,其中關鍵的是去庫存和化解產能過剩。去產能與去庫存二者有一定的聯繫,但是也有所區別。長期來看,中國許多傳統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達到世界規模第一。儘管可以爭議說這個規模如果按人均水平算遠遠落後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但是不能以此作為不去產能的理由。因為衡量產能是否平衡的關鍵不是人均水平及其國際比較,而是現實購買力需求。而傳統產業普遍存在的20%-30%左右生產能力閑置過剩已經說明了供給遠超需求。

  人民論壇網刊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文章表示,短期來看,傳統產業如果不發生需求短缺,其庫存不會很大,更不會大量積壓。只有當產能嚴重過剩時,才會造成庫存持續積壓。庫存積壓是果,產能過剩是因;去庫存是治標,去產能才是治本。2016年的結構調整任務是治標先治本,標本兼治。

  一、去產能的傳統政策具有局限性

  文章分析,第一,用行政手段壓產能,出現零和博弈局面。一是政策缺乏相應的操作細則,效果大打折扣。以鋼鐵產業為例,此前頒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和《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政策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嚴格控制鋼鐵總量,對於產能落後且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通過 “關停並轉”等措施逐步予以淘汰,集中優勢資金、技術和人才發展循環型鋼鐵企業,並實行嚴格問責制。眾多中小企業為避免被強制“關停並轉”的宿命,只能通過自身的聯合重組求得一線生機。重組更多的是出於規避國家調控的動機,各企業之間人事、財務和經營管理都完全獨立,缺乏配套統一的規章制度,民營企業各自為政的經營現狀令所謂的重組併購名存實亡。

  二是去產能的地方動力不足。只有中央去產能的積極性而無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產業合理整合。傳統產業多是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地方政府出於當地經濟發展、政府政績、社會穩定和稅收、就業等方面考量,在面臨中小企業“關停並轉”的重大決擇時,往往向大企業施加壓力,要求其承擔起兼並重組中小企業的任務。大型企業在地方政府干預下,吸收重組中小企業後,缺乏改造和提升中小企業落後產能的動力,造成企業之間整而不合,運營效率低下。

  三是產業重組目標缺乏量化要求,考核不嚴格。如按照《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政策文件要求,鋼鐵企業間的重組併購應以淘汰落後產能,實現資源整合為最終目的,通過財政、稅收、環保、土地、信貸等政策措施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合理有序地淘汰落後產能,從而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和鋼鐵產業整體的節能減排水平。但實際上,我國鋼鐵產業的重組併購與產能優化和節能減排的預期目標相距甚遠。

  第二,通過傳統金融手段化解過剩產能漸遇瓶頸。數據表明,中國產能過剩行業貨幣資金對短期債務的覆蓋程度普遍遠低於整體水平。據統計,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鋼鐵、煤炭、水泥等行業債券發行人貨幣資金/短期債務指標位於最低區間0-0.2的占比為32.3%,較信用債發行人整體高出17個百分點;位於次低區間0.2-0.4的發行人占比為44.3%,較信用債發行人整體高出11個百分點。由於過剩行業內的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嚴重下降,債券市場違約事件層出不窮和剛性兌付規則的打破,產能過剩企業再難以繼續使用金融杠杆推進企業重組和落後產能淘汰。

  第三,通過需求端化解過剩產能已面臨極限。從內需方面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投資自2008年經歷多輪非理性擴張後,潛力已經釋放殆盡。在人口逐漸向大城市聚集的今天,三四線城市地產庫存壓力空前,房地產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也將日益減弱。本來傳統產業的振興看好新一輪城鎮化,然而房地產巨大庫存和固定資產投資回報率持續降低,中斷了這個期盼。

  二、探尋化解產能過剩新思路

  文章提出,第一,結合“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轉移過剩產能。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發展中國家占據絕大多數,這些國家近年來基礎建設相對發達經濟體更為落後,且經濟增速也因硬件不足而明顯放緩。對於這些國家,中國可以憑借自身在基建領域相對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經驗,將鋼鐵、水泥、電解鋁、玻璃和船舶等與基建相關的過剩產業逐步轉移。另一方面,中國所擁有的產品、資本、技術和人才優勢也為“一帶一路”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來看,中國傳統產業的過剩產能可憑借“一帶一路”戰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實現轉移:一是將國內過剩產品通過對外貿易銷售到沿線國家,二是採取綠地投資的方式,在沿線國家建廠,實行成套設備整體轉移,並將配套產業和設備同步轉移,形成產能、資本、技術、標準立體化綜合轉移。

  第二,強化供給側管理,通過產業升級轉型激活閑置產能。中國的產能過剩行業很大程度上源於產業低端化和無序化,這在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領域都廣泛存在,其原因固然有產業鏈全球化分工造成的“低端鎖定”效應,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企業更新產能動力不足。因此,中國要真正化解過剩產能,就必須採取一系列手段消除內生的產業升級障礙,使產能過剩行業率先完成升級轉型,通過供給端發力來突破產能困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