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辯證看待穩增長與調結構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6-05-08 07:09:00  


調結構與穩增長一起,成了近年來中國宏觀政策的主要目標。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中國經濟存在結構問題。其中又以消費不足,以及隨之而來的內需不足最為明顯。為了實現長期穩定增長,中國經濟結構需要優化調整。自然而然,調結構與穩增長一起,成了近年來中國宏觀政策的主要目標。

  經濟參考報發表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文章表示,調結構與穩增長相輔相成,並無矛盾。但不少人在解析當下中國經濟時,不恰當地將其理解為二取一的單選題,從調結構的角度出發而輕視、有時甚至忽視穩增長。這種看法流傳甚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些穩增長政策及時有效推出。

  中國傳統的增長模式依靠投資拉動、出口引導。在這樣的模式中,中國實現了經濟規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但同時也讓消費不足等結構問題愈發突出。次貸危機的爆發令中國出口行業遭受嚴重打擊,投資擴產意願的下降讓國內投資需求明顯走低,這讓中國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經濟形勢一度惡化至失穩的邊緣。但是,有不少人卻對此無動於衷,認為這是調結構取得的成績。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對扶持投資的穩增長政策持負面看法,認為這阻礙了調結構的推進。

  文章指出,之所以如此錯誤地把穩增長與調結構對立起來,是因為錯誤理解了調結構的內涵,只看到了調結構的幻象。真正意義的調結構是重塑經濟內部資源分配的方式,將更多資源導向之前較為薄弱的環節,從而實現弱者變強者的結構改善。真正的調結構需要穩增長在空間和時間上來創造條件。

  從空間上來看,資源配置的優化需要在平穩宏觀環境中進行。消費一直是中國經濟的短板。要增加消費就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而這要以就業市場穩定為前提。另一方面,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也需要以穩定的宏觀經濟為土壤。過去幾年中國宏觀經濟狀況已經清晰地表明,經濟下行並不會倒逼真正意義上的結構改善,而只會引發各方面的風險。

  從時間上來看,調結構就算在朝正確方向推進,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調結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其紅利只能逐步釋放,因而難以立竿見影地改善當前的宏觀格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需要穩增長政策營造一個平穩的宏觀環境,為調結構的推進爭取時間。

  當我們正確認識了調結構的內涵之後,可以發現穩增長與調結構並不矛盾。恰恰相反,穩增長是調結構的必要條件。這並不是說穩增長之後經濟結構會自然優化——結構優化有賴於結構性的改革政策。但是,那些試圖通過退出穩增長政策來促進調結構的設想,無異於緣木求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