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政治意識面向及生成

http://www.CRNTT.com   2016-12-04 00:31:45  


 
  台灣青年政治意識的生成路徑

  國家認同是政治意識的核心內容,以往諸多學者研究國家認同的成因上大多從政治選舉、教育制度、民主化、本土化以及去中國化的角度出發。儘管這些因素在某種意義上也適用於對政治意識的解釋,但其力道明顯不足。故本文欲在承襲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做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和深化,以期對台灣青年政治意識的生成路徑有一個比較全面和清晰的掌握。

  (一)環境路徑:海峽兩岸的分離分治與各自為政

  環境在此處特指政治地域環境,亦即公權力機關管轄與社會公民活動的地域邊界。一般而言,公權力機構都有其管轄範圍,管轄範圍有大有小,往往最高公權力機關的管轄範疇就是該政治體系的邊界範圍(領土範圍),而無論是處於哪一層級公權力機關管轄的社會公民的最終活動範圍都受到最高公權力機關管轄範圍的限制。換言之,最高公權力機關管轄範圍決定了社會公民從事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範圍。因此,社會公民的活動範圍所及就是我們所謂的群際範圍,屬於同一政治體系的就被視作為“我群”,反之,則是“他群”。從某種意義上講,“群際分界”是自然和人力雙重作用的結果。起初,人力的作用在於建構這種“自然的”群際分界,而後,人力的作用則是表現為維護與鞏固這一“自然的”群際分界。

  於此之故,出生於建構之後的社會公民,都會將這種“群際分界”當成是與生俱來的身份特徵,只會去承襲,不會進行質疑。除非維持這一“群際分界”的政治體系崩塌,附之於下的社會公民才會重構群際分際,否則,這一“群際分界”就難以被外力所動搖。海峽兩岸自1949年分離分治至今,由於各自的最高公權力機關的實際管轄範圍互不重疊,也不衝突,故而,海峽兩岸衍生出了不同於對方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那麼,生活在不同政治體系之下的公民因活動與交往範圍的隔絕和各異,自然就會認為雙方互為他者。這樣,“兩岸之間存在著明確的'我群'與'他群'的區分,彼此認為'他們與我們不同',存在互相區隔、互相分離的傾向”④的政治與社會認知就不難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