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廖坤榮語中評:如捲入大國政治 台灣陷險境

http://www.CRNTT.com   2017-02-14 00:22:42  


台灣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廖坤榮。(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嘉義2月14日電(記者 趙家麟)台灣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廖坤榮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兄弟翻臉,台灣想找鄰居、大哥幫忙,台灣處在中、美、日之間,面對理性與危險,優先選擇應該是避險,再來談理性。亦即兩岸之間不要有太多刺激的言語動作,也不要捲入大國的競合,否則只會吃力不討好。

  廖坤榮為美國肯塔基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擔任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歷任該校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學術專長包括比較政府與政治、政治經濟學、兩岸關係研究、社會企業發展與實作等。

  廖坤榮向中評社表示,兩岸經貿的依賴度高,自去年政黨輪替,兩岸關係急凍後,陸客驟減,觀光旅遊與商圈消費已受影響,證明大陸對台限縮政策的效應已逐漸浮現,如果限縮的程度持續擴大,台灣經濟惡化、發酵的情況還在後頭。

  他說,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看到蔡政府在兩岸政策上有鬆動的跡象,除非經濟狀況壞到了底線,蔡政府還不至於去改變;但是,隨著經濟狀況的走下坡,蔡政府口頭上雖不講“九二共識”,還經由美國或其他周邊表達方式,例如考慮凍結“台獨黨綱”等,設法去沖淡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衝擊。

  大陸對台交流與陸客團限縮,相對的是否造成台灣民眾的反感?廖坤榮認為,在情緒反應上或有這個可能,但是反彈的情況、到什麼地步?尚無具體、客觀的依據可以證明,目前還只是一種說法而已。

  他認為,兩岸政治的底牌在經濟,也是蔡政府兩岸政策調整與否的關鍵,如果台灣從內部經濟改良、南向市場有成效、對美、日、韓的經貿有成長,轉型替代性的作為可以成功,那麼,中國大陸對台的限縮政策就很難起效果。

  廖坤榮對中評社說,現階段看,蔡政府新南向也是對的,經貿市場發展本來就該多元化,但要長期耕耘才有效果,10年、20年間的發展過程,還看不到蔡政府有何因應辦法;日、韓貿易有多少成長空間,也令人懷疑,美國此時則是重視自己的內政與本土基礎建設。從這個角度看,台灣的經濟發展大約在蔡執政1年到1年半之間,整個態勢就會逐漸明朗。

  他說,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的情勢演變。兩岸關係急凍,兄弟吵架、翻臉,蔡政府要找鄰居日本、大哥美國幫忙。這個選擇,表面上看是理性,實際卻很危險,因為台灣必須犧牲自己的利益才能換得鄰居大哥的關照。

  他指出,然而,當台灣捲入大國政治時,卻將自身陷於險境。中美日的博弈中,中美兩大國之間,也有很密切的經貿關係,還有許多國際議題需要合作,美國如果把台灣犧牲掉,對美國的損失不大,但台灣卻會面臨立即的危險。他認為,面對理性與危險的情況,優先選擇應該是避險,再來談理性。

  廖坤榮對中評社說,觀察特朗普政府上台迄今的走向,對外關係上儘管有些政策作為在嘴巴上講與奧巴馬時代有所不同,但實際上在各個區域的安全與經濟議題上,特朗普政府維護美國利益不變。他認為美國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還會持續下去,短期內不會改變,只是對美國內政會更重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