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灣政治生態及其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8-08-02 00:06:35  


 
  二、國民黨內部生態及其走向

  可以認為,分析未來一個時期台灣政治生態,即政黨格局的發展趨勢,主要觀察點在於國民黨的發展趨勢。根據2016年“二合一”選舉顯示的台灣政黨實力對比及其發展趨勢,國民黨衰弱的頹勢乃至於難以整合的狀態已是不可避免。到目前為止,國民黨不可能發生大規模分裂而由其它政治勢力取代,不可能走上泡沫化的道路,而其重整過程對台灣政黨政治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首先,敗選後的國民黨並沒有分裂和潰散,大多數黨員和支持者都要求和期待國民黨深刻反省和改革,能夠重新振作、東山再起。從2016年大選朱立倫獲得的380多萬選票和國民黨獲得區域“立委”的近39%得票率,以及2014年仍保有相當數量的地方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村里長等基層公職來看,國民黨仍保持相當實力的基本盤,這構成未來國民黨再起的根基和枝幹。衹要推動整合有效,改革措施得當有力,在2016年選舉中不投票的、轉投民進黨、親民黨的選民,並非沒有回歸的可能。

  其次,台灣政治生態基本形成了“藍綠二元政治結構”,這是由現行台灣選舉制度所決定的。雖然2016年選舉藍綠實力對比發生翻轉,但藍綠對峙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廣大民眾希望看到兩黨政治力量的平衡,而非“一黨獨大”的局面,這意味著如果民進黨犯錯、國民黨自身努力,還是有機會重新贏得選民的信任與支持。台灣社會對在野後的國民黨還有相當的期待,並不希望其一蹶不振。普遍認為國民黨仍然是台灣社會一股重要的安定力量,仍然是目前最有能力監督民進黨的在野黨;台灣政黨政治的正常發展需要一個較為強有力的在野黨,不僅民進黨的執政需要國民黨的強力監督和制衡;而且兩岸關係發展也需要國民黨扮演積極的角色,這是其東山再起的重要基礎。

  在2017年5月20日舉行的新一屆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吳敦義以過半的得票率一輪就當選黨主席,得票數遠超過第二名的洪秀柱與第三名的郝龍斌,在全台的22縣市全部獲勝,甚至囊括“黃復興黨部”的超過50%的選票,衹有海外黨員部分些微落後,可見他整合國民黨各方勢力的能力及聲望。吳敦義在第20屆全代會就任即領導其後4年全黨的工作,而且很有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此次黨主席選舉的結果可以得到若干啟示:

  1、反映現階段黨內的主流意志,平心而論,從未來國民黨發展的客觀需要來看,吳敦義獲勝且一輪過半數當選,應是最好的結局,競選過程造成的後遺症較小,有利於選後黨內的整合,符合國民黨的整體利益。毫無疑義,這一結果也確是民進黨及綠營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現階段國民黨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既需要理論論述、資源整合、人才培養,又需要從事完成任務的堅實的基層組織和忠實的執行隊伍,更需要主導統籌各項任務的領導核心和領導人,而且國民黨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慘敗之後決策核心體制似乎已經解構,一直未能有效整合而重構。簡言之,國民黨現階段確實需要具有統禦全黨能力的領袖人物,黨內大多數人相信也期待吳敦義能夠勝任這一角色。

  2、考察吳敦義的出身背景、從政經歷及以往的政績,他的獲勝且一輪過半數當選,在五個方面有利於今後一個時期國民黨的內部整合與團結:一是有利於黨內本土勢力與非本土勢力的整合;二是有利於協調黨中央與當今黨內大佬的關係;三是有利於協調黨中央與“立法院”黨團的關係,從而增強制衡監督民進黨的能力;四是有利於協調黨中央與地方基層組織及地方派系的關係;五是從吳敦義以往的政商關係看,有利於爭取台灣企業界對國民黨的支持,解決籌款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