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金融危機衝擊 兩岸應共同進退

http://www.CRNTT.com   2008-12-05 00:41:30  


林建甫
  中評社香港12月5日電/中國評論通訊社與《中國評論》月刊不久前在台北舉辦座談會,邀請了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建甫,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胡春田,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曹小衡,台灣花旗環球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亞洲大學財法系副教授、兆豐金控董事李禮仲與會。座談會由薛琦教授主持,與會者就當前的金融海嘯問題,特別是對兩岸經濟、金融合作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的討論,發表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討論會全文如下:

         薛琦:開場白

  今天這個主題非常好,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一行訪台前兩天舉辦這樣的論壇,更有實質的意義。

  國際金融形勢每天都在變化,隨時都會有新的狀況;當前的金融危機給兩岸帶來很大的挑戰,但也為兩岸創造了合作的契機。今天這個論壇,是一個很好的討論兩岸金融合作的場合。那我們就從建甫開始吧!

      林建甫:此次金融風暴的原因與特點

  非常感謝中評社給我機會與各位作交流。我先對本次金融風暴的原因、特點及發展趨勢提出淺見。

  這次的金融風暴從美國開始延燒,美國金融風暴在去年7、8月次級房貸風暴發生時就可看出端倪;次貸形成的主要原因在2003年利率(Federal Funds rates聯邦基準利率)已降到1%,使得本來買不起房子、或信用不佳的人都可以買房子。

   等到2007年,Federal Funds rates升到5.25%,利率非常高,整個過程讓許多人繳不起房貸,房貸逐漸形成呆帳;按照房貸背後而作出來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債券抵押債券等,因房貸而連帶使衍生金融商品也受到影響,這些衍生金融商品大多是美國投資銀行的產物。這些投資銀行從今年3月開始出現問題,例如貝爾斯坦(Bear Stearns)宣告破產,就是因衍生金融商品債券型而損失慘重。

  本來我們以為債券相對於股票,風險會小很多,但這些房貸東西在包裝成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過程中,一包、二包、三包,所謂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 ion,擔保債務受益證券)、CDO square(平方)、CDO cube(立方),在層層包裝之下,信用評等機構也搞不清楚,只能依銀行照過去的表現給與評價。所以世界各國的銀行、投資者,也都去買這些商品,等到美國的房貸出現問題、衍生金融商品倒了之後,危機也逐漸擴大。

  這次金融風暴起因於美國,回溯到2000年,美國網路科技股泡沫崩潰,之後又有911事件,我認為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當時慌了手腳,為了挽救經濟,才把利率降得這麼低,沒有好好處理房貸問題,金融監理體系不完善,才導致房貸大火一發不可收拾,延燒成為全球性金融議題。

  而這一波金融風暴特點,我認為是美國金融資本的產物,資本主義原本提供市場價格機能,讓市場看不見的那隻手來運作,這是很好的;但金融方面,美林(Merrill Lynch)2003年就把財務槓桿搞到13倍、去年底已到27倍,這是非常危險的,我認為美國的金融資本主義要負擔很大的責任。

  如果投行(投資銀行)就此縮手,那就罷了;但是衍生金融商品仍會存在。80年代之後,金融風暴一而再、再而三的產生,包括92年的墨西哥披索危機、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到現在的次貸金融風暴,未來全世界恐怕要對金融監理作適度控制,尤其對於財務槓桿要加強監督才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