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西方貿易保護主義有了升級版

http://www.CRNTT.com   2008-12-10 16:37:50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訊/《上海證券報》今天把表陸志明的文章,認爲“西方貿易保護主義有了升級版”。文章内容如下:
 
  全球性的金融經濟危機所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正面臨再度升級的威脅,西方保護主義者近期利用歐美經濟衰退與失業大幅增加之際,拋出了西方企業產業回歸之說。有鑒於此,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稍早時候在中美商會年度答謝晚宴時發表演講說:中國將繼續優化投資環境,支持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對於外企產業回歸,應讓企業 
家們自己做出決定。 

  從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發展史來看,一旦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發生之際,各國均將面臨經濟增長衰退與失業增加之苦。而此時各國往往采取“以鄰為壑”對外貿易和貨幣匯率政策,一面轉嫁金融經濟危機,一面推高本國出口競爭力,以阻止經濟進一步停滯帶來的不利後果。然而這種損人利己的政策取向產生效應的前提是別人不會依法炮制,如果別國也選擇類似經濟政策,那只能導致“雙輸”或“多輸”的結局。 

  西方貿易保護主義者等政治力量提出的“外企產業回歸西方”說,可以認為是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也即從貿易保護轉向產業保護。這不同於傳統經濟學理論中新興行業的“幼稚產業保護”,而是更多面向歐美已失去競爭力的“夕陽產業保護”。其背景是經濟衰退中西方失業率的連續上升。據美國政府12月5日公布的統計數據:11月美國非農業部門就業崗位減少53.3萬個,創34年來單月減崗數最多紀錄;而加拿大政府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加拿大就業崗位減少約7.1萬個,為26年來單月最大降幅。 

  通過歐美西方企業產業回歸似乎能够解決迫在眉睫的就業窘狀,但是從西方企業自身發展規律來看,這是違背企業通過產業轉移以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的初衷的。更何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產業轉移對於迅速消除貿易壁壘,加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效果顯著。可以說,一個現代化的企業運作早已超越了國家的範疇,更多體現了多國部門分工協作的全球化精神。 

  退一步從更為實際的企業運作成本來看,西方國家的高福利和社會保障造成了其人力成本遠超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高度依賴流水綫現代化生產方式的前提下,普通個人勞動之間的差異早已大大縮小,西方企業產業外移是其降低綜合運作成本的必由之路。基本的組裝生產綫依然留在歐美發達國家只會帶來高額的企業管理成本,最為典型的就是同時面臨破產窘境的底特律“汽車三巨頭”。雖然一再獲得美國政府的高額補償和貸款支持,但是長期積聚的勞資糾紛和產業轉型困境依然將三巨頭拖垮。因而西方政治力量號召歐美企業產業回歸,勢必在更長期的範圍內造成企業經營成本提升、產業國際化布局衰退,世界範圍內市場份額收縮等一系列的難題。其結局極可能是拯救了就業,卻失去了企業,從而最終失去了就業的根本保障。 

  除此之外,如果西方堅持以鄰為壑,要求產業回歸以保障自身就業穩定,那麼其他國家將很可能效法,推出類似的對外投資限制政策。這與當下全球攜手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無疑大相徑庭,不僅會使危機攻守同盟解體、同時極易引發新一輪的相互經貿制裁,最終不僅產業轉出國損失慘重,始作俑者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可能獲得預期收益。世界經濟的複蘇將面臨更大威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