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中央對北京兩會的評估意見

http://www.CRNTT.com   2009-03-13 10:40:30  


  中評社台北3月13日訊/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47期評估指出,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政協、人大“兩會”,已經分別於3月3日和5日先後召開。會議期間,代表爭相建言,媒體也集中報導,一時熱鬧非凡,然而根據中共的權力結構,決策的核心在“黨”,整個政治體制是按照“黨的領導”原則設置、展開,因此,人大、政協兩會的例行會議,主要的功能基本不脫兩類內涵:一是代表聽取政府工作報告,並審議政府提交的各種法案、規劃。二是藉由代表提案、媒體聚焦的過程,凸出某些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以供政府施政規劃的參考。有關内容如下: 
     
  (一)相關情況 

  海內外媒體對於人大、政協兩會的報導,大概集中在兩個議題層面。其一是本年“兩會”的意義所在,其次是今年“兩會”的焦點議題。 

  首先,歷來的人大、政協“兩會”,由於扮演宣示政策方向、聚焦重大議題的角色,加上會議期間反映的政治、社會問題,往往影響之後的施政方向,因此經常是大陸內部與海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但相較於近年的其他年度會議,今年的“兩會”,既然沒有人事換屆的議程,也沒有重要迫切的立法、規劃等特別方案。基本上會議的焦點主要在政府提交的發展規劃與代表反映的民生問題上,尤其是後者,對這類問題的掌握,有助吾人判斷大陸當局未來的政策動向,也可以幫助蠡測對岸的政社穩定。 

  但就前者而言,中共已經針對經濟衝擊,定出“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惠民生”的基本原則,而且各就不同層面—如保八、通膨、出口、失業、金融、工業、內需等等—接續出臺多項政策。因此,觀察中國大陸對經濟危機的因應作為,其實毋須等待人大、政協兩會,也因此,大陸總理溫家寶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與國務院提出的2008“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成果,以及2009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規劃,都是“行禮如儀”的過程,雖然是在比較凸出“認清形勢、凝聚人心、增強信心、共度時艱”的氣氛下進行的。 

  雖然如此,今年中國大陸整個內外環境丕變,挑戰接踵而來。一方面是跨國金融海嘯、全球景氣低迷,造成大陸嚴重的發展遲緩、經濟緊縮,並連帶使得失業比率屢創新高。大陸當局對此將如何因應?又如何解決影響所及的民生問題、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另方面是今年的特殊歷史地位,即所謂“周年政治”的巧合,既有中共建政一甲子(計劃擴大舉辦閱兵),又適逢“六四事件”二十週年、“法輪功”事件十周年、“西藏抗議”周年等,均連帶使得政治上進入高度敏感、戒備的階段。也因此,兩會期間所反映的各種政治、社會問題,以及萬一若有風吹草動,是否將因此威脅政權穩定,反而更值得吾人關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