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法關係繞得開與繞不開的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09:22:23  


 
  很顯然,法國政府和薩科齊試圖繞開棘手的西藏和達賴喇嘛問題,採用“看人下菜碟”的技巧,選擇中方願意聽法方也願意說的話題,輔以自戴高樂時代以來屢試不爽的高層人士非正式互訪“遞話”的默契外交,讓緊張的法中關係舒緩下來。由於社會改革不得人心,經濟形勢每況愈下,薩科齊的民意支持率越來越低,內政失分不少,外交得分不多,甚至不惜放棄戴高樂主義、以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為代價,力圖修補美法關係,也換來對方不冷不熱的敷衍。此時此刻,法國政府顯然希望法中關係能够回暖———至少不能變得更冷,以免陷入馬裡安-2廣播電台3月24日所形容的“美國和中國對薩科齊左右開弓扇耳光”的窘境。 

  然而薩科齊和法國人最好的便是面子,加上對夏天達賴歐洲巡訪、其它國家政要可能出面“撞線”的預判,他們顯然不會、不願也不能滿足中國的“澄清”要求,而寧願繞過去。 

  問題是已在此話題上喊出“核心價值”的中方同樣對此不會繞、不願繞、不能繞,中方的確沒排除在G20峰會上與薩科齊互動的可能,但“核心價值”上的糾葛不了結,別說會面概率渺茫,即使如去年北京亞歐首腦峰會上相逢一笑,也不過一笑而已。 

  至於拉法蘭、希拉克等“中國老朋友”的“遞話外交”,效果恐怕也不過爾爾———這種心照不宣的溝通方式對於德斯坦、希拉克時代的“老朋友關係”固然頗有奇效,但在雙方猜嫌漸生、互存疑竇的今天,卻徒然是隔靴搔癢。 

  此刻薩科齊正在非洲訪問,中國話題同樣是其行程中繞不開的陰霾。如果說在戴高樂時代,走獨立自主道路的法國和在冷戰夾縫中自存的中國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意願強烈,而彼此間並無實質性利益衝突的話,那麼到了今天,兩個大國———一個由盛轉衰的和一個由弱變強的———間的戰略利益便已開始產生多方位碰撞,比如在非洲的相互角力,又比如“中國製造”對法國產業的衝擊,這些同樣是兩國關係中繞不過去的坎。 

  作為東西方歷史最悠久的單一制國家,中法兩國都具備高超的政治博弈藝術,法中兩國雖有利益碰撞,但相互間的需要遠大於分歧和衝突,兩國政府最終仍會找到結束繞圈、打破堅冰的途徑,但這個途徑顯然不是G20峰會,也不是絡繹而來的法國元老、政要。儘管《費加羅報》等法國媒體對這種毫無實效的繞圈表現出不耐煩,但在兩國都找到台階前,人們怕只能耐住性子看下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