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國際化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09-05-03 08:39:05  


  中評社北京5月3日訊/《21世紀經濟報道》昨天登載周慧蘭文章“人民幣國際化的冷思考”,文章說,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無疑是一項正確的戰略選擇,而在推進的過程中,需要人民幣在亞洲區域經濟當中的角色轉換,需要對國內金融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也需要提升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整體素質與風險控制能力。全文如下:

   始於去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注定將成為世界經濟史上難以磨滅的印記,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是繼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還因為它的迅速演變使得一個問題正逐漸凸現,即美國是否有能力在防止類似的危機上擔當堅定的領導。

  在此次危機當中,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受到了最多的批評和指責,這種貨幣體系根源於現有的不平衡的國際經濟秩序,即美國依靠負債式消費發展經濟,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依靠出口換取高額的外匯儲備;中國積累債權,美國積累債務。這一不平衡的經濟格局持續數年仍運作良好,一個關鍵的前提在於美元幣值的堅挺,而美元的堅挺則來自世界各國對美元資產的需求,這種需求既包括私人部門對美元金融資產的需求,也包括政府部門對美元儲備資產的需求。而為了穩固美元的價值,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的諸多貨幣理論與實踐也大都圍繞著盯住美元展開,如蒙代爾教授曾一度鼓吹的全球單一貨幣制,其理由據說是單一貨幣或固定匯率有助於消除人們的不確定性預期。但根據利息平價理論,一國貨幣倘要在國際市場上長期看漲,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它必須具有高利息率,而高利息率又來自於實體經濟的高投資回報率。事實上,自本世紀初美國的IT泡沫破裂之後,美元正在逐漸喪失這一魅力,這次次債危機可以說是多年積累的問題的總爆發,它使全球投資者對於美元及美國金融系統的信心大幅下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