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平原:走不出的五四

http://www.CRNTT.com   2009-05-04 11:34:53  


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發祥地——北京大學。
  中評社北京5月4日訊/武漢荊楚網今天登載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平原的文章:“走不出的五四”,文章說,就思想文化而言,最值得我們與之對話的,還是“五四”,然而“偉大的五四”,越來越被懸置,高高地放在神龕上。不同立場的人談 “五四”時,都有自己的引申發揮,有時甚至轉化成實際行動。所有這些,真真假假的言說、虛虛實實的紀念,值得我們認真辨析。全文如下:

  我1978年春上大學,趕上思想解放運動,那時候,我們模仿“五四”新青年,談啟蒙,辦雜誌,思考中國的命運。後來念研究生,學的是中國現代文學,那就更得跟“五四”對話了。其次,我在北大讀博士,畢業後長期在這教書,而對於北大人來說,“五四”是個永遠值得追懷的歷史時刻。無論學術、思想還是文章趣味,我都自覺跟“五四”新文化血脈相通。第三,這也與我近年關注現代中國大學命運有關。最近十幾年,在文學史、學術史之外,大學史成了我另一個論述的焦點。在我看來,大學不僅僅是生產知識、培養學生、出科研結果、出“大師”,它還有一個義不容辭的責任,那就是通過知識和思想的力量,介入到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革裡。這是我心目中“好大學”的一個重要標誌。“五四”時期的北大就是一個典型,它抓住了從傳統中國向現代中國轉折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將其“才華”發揮到淋漓盡致。別看世界上那麼多一流大學,真有北大那樣的機遇、那樣的貢獻的,還真不多。

  我所學的專業,促使我無論如何繞不過“五四”這個巨大的存在;作為一個北大教授,我當然樂意談論“輝煌的‘五四’”;而作為對現代大學充滿關懷、對中國大學往哪裡走心存疑慮的人文學者,我必須直面“五四”新文化人的洞見與偏見。在這個意義上,不斷跟“五四”對話,那是我的宿命。

  就像所有光輝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一樣,“五四”當然也有其局限性。就拿學術研究為例,我曾經說過,“五四”所建立起來的那一套學術範式,可以簡要地概括為:西化的思想背景;專才的教育體制;泛政治化的學術追求;“進化”、“疑古”、“平民”為代表的研究思路。這一“範式”,對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思想、文化建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也產生了若干流弊。政治學家討論激進主義的利弊,歷史學家重評儒家文化的功過,文學史家反省平民文學崇拜,所有這些,都是力圖在學術層面上“走出‘五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