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媒體 使伊朗大選變得怪誕

http://www.CRNTT.com   2009-06-25 11:30:45  


西方媒體刻意誤導,對伊朗大選後的騷亂負有責任。
  中評社香港6月25日訊/“西方新聞媒體的軟性政治輸出,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如果說西方政府通過赤裸裸的政治獻金,改變了高加索地區國家的政治顏色,那麼,在世界其他地區,西方政府越來越傾向於借助新聞媒體,極力塑造自己的政治代言人,並且通過改變發展中國家年輕人的政治信仰和態度,達到他們和平演變的目的。”《文匯報》今天登出喬新生的文章,分析“西方媒體在伊朗大選中的作用”,強調“西方新聞媒體的這種軟性政治輸出,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文章内容如下: 

  西方新聞媒體的軟性政治輸出,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如果說西方政府通過赤裸裸的政治獻金,改變了高加索地區國家的政治顏色,那麼,在世界其他地區,西方政府越來越傾向於借助新聞媒體,極力塑造自己的政治代言人,並且通過改變發展中國家年輕人的政治信仰和態度,達到他們和平演變的目的。 

  2009年6月12日,伊朗總統選舉結束,現任總統成功競選連任。然而,德黑蘭街頭隨後爆發騷亂,競選失敗的候選人先是公開宣佈自己大選獲取勝利,隨後斥責現任總統選舉舞弊,不承認官方公佈的選舉結果。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由於競選人本身出於政治策略考慮,搶先一步,先聲奪人;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西方新聞媒體推波助瀾,在伊朗大選中,明確支持反對派,希望改變伊朗現政權。在選舉活動開始階段,西方新聞媒體就瞄準了伊朗的中產階級,通過互聯網絡和其他新聞媒體,反覆向伊朗國內傳輸西方政治理念,希望伊朗人特別是年輕人投票支持前總理穆薩維,從而促使伊朗徹底改變現行的對外政策。 

            西方媒體干預大選 

  這種通過新聞媒體操縱的“影子選舉”,在中東地區不時出現。在傳統的宗教文化和政治體制下,中東許多國家強硬地拒絕西方政府干預本國的政治選舉活動。西方國家既不能通過中介組織,向這些國家的候選人提供政治資金;也不能直接進行文化滲透,支持某些候選人的競選活動。於是便借助新聞媒體,吸引那些喜歡新潮文化的年輕人,通過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間接影響這些國家的政治選舉活動。作為伊朗總統候選人,伊朗前總理穆薩維不是一個真正親西方的政客,他之所以能夠合法參加選舉,完全是由於他接受伊朗的政治體制,並且表示擁護伊朗的宗教領袖。西方國家之所以把他當作賭注,通過新聞媒體重塑他的政治形象,就是因為伊朗現任總統強硬的外交政策,讓西方國家無計可施。他們極力說服伊朗民眾,選取一個所謂相對開放的政治領袖,並通過新聞媒體,傳達給伊朗知識階層,希望他們支持穆薩維。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