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日本政界 緣何對網路抱持戒心

http://www.CRNTT.com   2009-08-08 12:05:41  


日本政界對互聯網的戒心比較強
  中評社台北8月8日訊/“網路的崛起逐漸改變了政治生態,但是日本政界至今對網路仍抱持著警戒心,未對競選時的網路宣傳解禁,也沒有像美國那樣習慣利用網路募集政治獻金,到底該不該開放讓候選人利用網路競選,鼓勵大家透過網路捐獻金給政治家,成為日本政治家議論紛紛的話題。”《中國時報》今天登出黃菁菁的文章“日本政治與網路”對日本政壇出現的新現象作出分析,文章内容如下:

  網路就像是不可抗拒的狂潮般地改變了媒體,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甚至開始對政壇發揮了影響力。有鑑於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總統選舉時,利用twitter網站自我宣傳,為自己拉了不少選票,日本也開始有候選人用twitter網站來宣傳自己。 

  候選人可以使用twitter將每天的活動和感想記錄在網站上,並即時傳送到該網站使用者的電腦或手機裡,這種做法可以拉近與選民之間的距離。不過,日本的公職選舉法規定,從公告日起便不能在網站上發表文章或更新動畫影像,只能發送傳單和明信片。 

  以年輕議員為主的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即贊成開放網路助選,民主黨甚至在競選政見中明示,在執政後將解除“公告後不可使用網路”的禁令。 

  民主黨的堅持是有道理的,現代人很習慣從網上去搜尋資訊,尤其是年輕人,透過網路宣傳既省錢又有時效性,對於在政壇人脈、金脈基礎較弱的新人政治家而言,更是絕佳的宣傳管道。 

  其實在日本已有利用網路崛起的成功案例,鹿兒島縣阿久根市市長竹原信一就是個新作風的政治家,無論是競選或是履行市長職務,部落格一直都是他向選民訴求的最直接管道。 

  他在選舉時上網更新自己部落格,而被指責有牴觸公職選舉法之疑。市長任內又在部落格中公開市政府所有職員的薪資,來說明市政府的人事經費,還進行一項“你最希望哪個議員辭職?”的問卷調查,市議員們被他氣得提出不信任案罷免他。 

  不過,竹原雖然在議會中遭到市議員的杯葛,卻透過網路訴求贏得選民的信賴,一次失勢之後,重新挑戰市長選舉,結果又再度被選為市長。 

  日本過去喜歡談密室政治,很多秘密協定可以在料亭裡搞定,議會裡也很容易關起門來運作,民眾較難瞭解一些政策決定的過程及稅金的用途,但網路已開始一點一點地揭開政治的黑幕,這應該是件好事。 

  再者,日本規定政治家只能收個人的獻金,政治家為了籌措資金便要大張旗鼓地舉辦餐會,請到場的人捐錢。有些企業想與政治家建立關係,又礙於法律而不敢明目張膽,因此會有西松建設利用公司內主管的人頭,迂迴捐獻金給前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的弊案發生。 

  現在許多政治家已經開始嘗試透過網路募款,民眾只要填寫申請表格,用信用卡刷卡捐款即可,既簡便又省時,此法普及的話,將可讓政治家省卻為籌措政治獻金的奔波之苦。 

  樂天網路公司也開了一個“LOVE JAPAN”的網站,提供八個政黨的“國會”議員或議員候選人資訊,讓民眾可以在網上點選所支持的政治家,查閱他的檔案和政見,也可直接透過網路捐小額獻金。 

  網路競選到底該不該解禁?有人主張,政治情況隨時在變,公告後就無法提供有用的判斷資訊給選民,是很奇怪的事。也有反對派指出,網路很容易讓群眾串連採取行動,若不加以規範,可能會成為選舉的亂源。 

  我個人倒認為,時代的潮流是無法阻擋的,非抗拒就能阻絕,只有設定規範要大家遵守,網路時代裡也可建立網路時代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