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中國六十年 中國文明創造性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09-09-15 13:22:05  


新中國的成就乃是中華文明復興的創造性探索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訊/《光明日報》今天登出中宣部理論局周愛兵的文章“新中國60年與中國文明的創造性復興”。文章表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初步成功是對新中國60年輝煌成就的概括”,“若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是數千年延續不斷的中國文明在當代的復興。民族復興和文明復興,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或不同表述。實現中國文明的復興,不僅是對她在歷史上曾經長期擁有的地位的回歸,而且是一種創造性的超越,是對人類新型文明的創造性探索。”文章内容如下:
 
  近代以來,與中國有關的事件中具有廣泛而持久的世界史意義的有兩件大事:一是中國革命的勝利,二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初步成功。中國革命的勝利以新中國的誕生為標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初步成功是對新中國60年輝煌成就的概括。這兩件大事緊密相連,前者為後者創造了根本前提,後者從更廣的意義上講是前者的延續,歸結到一起都屬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過程。若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是數千年延續不斷的中國文明在當代的復興。民族復興和文明復興,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或不同表述。實現中國文明的復興,不僅是對她在歷史上曾經長期擁有的地位的回歸,而且是一種創造性的超越,是對人類新型文明的創造性探索。 

          新中國60年奮鬥拓開了實現中國文明創造性復興的歷史通途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燦爛文明。在歷史上很長時期,中國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體一道,曾經各具特色、各領風騷。只是到近代以後,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愚昧和中國社會結構的內在缺陷,中國文明脫離了在歐洲興起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潮流而陷入停滯、落後的狀態,以至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處於被動挨打的屈辱境地,面臨“亡國滅種”的深重危機。但中國人民從未放棄抗爭和奮鬥,實現民族振興和文明復興,是100多年來無數志士仁人不懈追求的目標。經過歷史的反複較量、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終於贏得了民族獨立并創建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為民族振興和文明復興奠定了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和制度前提,從此開始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探索強國富民道路的偉大歷程。 

  新中國60年,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振興中華民族和復興中國文明,說到底就是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要趕上時代”。60年彈指一揮間,神州大地蒼桑巨變。中國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國家到現代工業大國、從貧窮落後到初步繁榮昌盛、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中國已是世界分工體系的重要一環,成為全球經濟政治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國家。中國經濟60年來年均增速達8.1%,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不到1%,提高到2008年的6.4%,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人均GDP從1952年的約50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300美元,實現了向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新中國60年,是中國人民不斷增強民族自信、迸發出空前創造力的60年。近代以來在與強勢的西方文明接觸中,中國曾經備受屈辱,這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決心改變自己命運的鬥志,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使有些人一度對自己的傳統、文明喪失了信心。直到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獲得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中華兒女才終於揚眉吐氣地“站起來了”,開始贏得世界的尊重。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取得了傲然於世的持續經濟增長,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開始“富起來了”。人民群衆的歷史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得到了充分發揮,蘊藏於社會內部的活力充分迸發,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得到充分湧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極大地調動了億萬群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