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後危機時代:美國以變求進以巧求勝

http://www.CRNTT.com   2009-10-07 13:19:33  


奧巴馬要麼為危機所困一事無成,要麼帶領美國走出危機成就傳奇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訊/最新一期的《環球》雜誌刊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主任陳向陽的評論文章“後危機時代:美國以變求進以巧求勝 ”,作者表示,“奧巴馬在美國深陷金融危機之際臨危授命,當選後立即著手實踐競選諾言,組建強有力外交團隊,高舉‘變革’大旗,大幅調整對外戰略…縱觀奧巴馬上台後的表現,美國新的對外戰略——‘奧巴馬主義’似乎已經呼之欲出…更新‘世界觀’與外交理念,似乎成了美國在這場危機中得到的一個重要教訓”。文章內容如下:

  對於一位注定要青史留名的領袖來說,很難說金融危機這樣的挑戰是好事還是壞事。美國總統奧巴馬現在就正面臨這這樣的選擇:要麼為危機所困,一事無成,要麼帶領美國走出危機,成就另一個“危機總統”的傳奇。

  奧巴馬在美國深陷金融危機之際臨危授命,當選後立即著手實踐競選諾言,組建強有力外交團隊,高舉“變革”大旗,大幅調整對外戰略,力圖扭轉外交頹勢,擺脫國際困境,重塑美國形象,重振世紀霸業。縱觀奧巴馬上台後的表現,美國新的對外戰略——“奧巴馬主義”似乎已經呼之欲出。

  更新“世界觀”與外交理念,似乎成了美國在這場危機中得到的一個重要教訓。美國官方明確承認世界格局多極化與多元化,意識到自身力量在全球化時代的局限性。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2025年的全球趨勢》報告指出,由於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崛起,一個全球範圍的多極體系正在出現,非國家行為體的影響力也會加強。

  在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前夕,奧巴馬總統發表了《全球共同行動的時刻》一文,對肇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公開認錯,強調“世界各國的命運息息相關”,承諾美國將帶頭全面改革其金融監管機制。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在美國老牌智庫外交學會發表演講,強調“沒有一個國家能單獨應對世界上的各種挑戰”,主張建立獎懲分明的全球新架構,以有效應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威脅。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奧巴馬政府迄今為止的表現,也許這個詞就是“巧實力”。奧巴馬政府一改其前任外交“單干”“硬幹”“蠻幹”的簡單粗暴作風,姿態變得謙卑有加,身段放軟放低,注重“傾聽”與對話,即使是對手與敵人也不排除與之靈活接觸。

  希拉裡強調,“巧實力”外交對美國至關重要,指其是原則與務實的結合,內容有五:更新合作手段、與持不同意見的人進行“有原則的”交往、突出“發展”問題、在衝突地區採取民事和軍事行動相結合、充分發揮美國的經濟實力和“榜樣”力量。美國正在大幅增加外交人員和發展專家人數,並將在今後幾年把對外援助翻一番,以改善形象、爭取人心。

  美國外交重點也在進行重新排序,應對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成為重中之重。金融危機動搖美國霸權根基,奧巴馬政府將經濟問題作為“第一要務”,大搞財經外交,與主要債權國主動“搞好關係”,借重中國,積極參與G20系列金融峰會,力圖在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中維護美元霸權。

  “9·11”後,美國對外戰略重點一度可謂“反恐”與“應對大國崛起”的“二重奏”,奧巴馬政府對此予以大幅修正。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在參議院作證時表示,全球經濟危機及其引發的不穩定已超過恐怖主義,成為美國面臨的頭號威脅。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奧巴馬更明確指出,“我們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威脅不再是大國之間的競爭”,而是21世紀的各類跨國威脅,大國競爭應擺脫“零和遊戲”。

  儘管姿態不斷放低,但美國並沒有放棄對全球熱點議題話語權的控制,並將之視作“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主導權的重要方面。在氣候變化與能源安全上,美國表態說準備承擔“領導責任”和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與歐盟爭奪主導權,重點向中國、印度等“新興大國”施壓,積極參與世界氣候大會談判,同時推出大舉開發新能源的法案。

  在核裁軍上,奧巴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發表“沒有核武器的世界”演說,爭取美參議院批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後續協定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計劃明年召集全球核問題峰會;在網路安全上,奧巴馬稱“網路威脅顯然已成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所面臨的最嚴重的挑戰之一”,擬制定訊息安全新戰略,大力研發訊息尖端技術。美國白宮推出《網路空間政策評估》報告,宣佈設立負責統籌協調全美訊息安全的“白宮網路安全政策官”,美國國防部更隨即成立了“網路戰司令部”。

  在危機的衝擊中,美國也更加注重和新興大國的協調。除與西方盟國加強合作外,奧巴馬政府正視新興大國的群體性崛起,與之開展雙邊對話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重點是提升美中關係、“重啟”美俄關係、深化美印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新政府更加重視美中協調,奧巴馬認為“美中關係將影響21世紀,其重要性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種雙邊關係。”他高度評價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指其將以持久合作而非對抗來“定格”新世紀。奧巴馬政府也明顯改變了其前任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美俄7月7日舉行首腦會晤,雙方簽署了阿富汗問題合作協定和《關於進一步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共識》,並成立美俄總統合作發展委員會。

  美國還著力扶持印度,希拉裡7月中旬訪印,雙方發表“關於國防和核合作的聲明”,簽署《終端用戶監督協定》,為印度大規模購買美國先進武器打開了大門,並建立由兩國外長聯合主持的美印戰略對話機制。

  作為危機爆發後外交調整的一部分,美國還將反恐重心“東移”南亞,著力改善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美國推出“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戰略”,奧巴馬強調“美國再也不能因伊拉克的戰事而不向阿富汗提供資源”,明確提出其目標是“破壞、瓦解並擊敗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基地』組織”,大舉增兵阿富汗,宣佈今後五年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15億美元援助,從而將反恐重心從伊拉克“東移”到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並採取軍事打恐、經濟援助、社會建設、分化極端勢力並舉的綜合性戰略。

  奧巴馬政府還拋棄了其前任的“反恐戰爭”說辭,極力改善與伊斯蘭國家的關係。他接連在土耳其與埃及發表演說,表示“美國不會與伊斯蘭世界發生戰爭”,承諾要為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迎來一個相互尊重的“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