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美國新一輪金融風險 警惕面對

http://www.CRNTT.com   2009-11-13 10:17:32  


CIT集團破產,表明美國中小企業狀況不佳,值得認真研判。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訊/美國金融監管部門10月30日宣布關閉加利福尼亞州國民銀行等9家銀行,創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單日銀行倒閉最多紀錄。至此,全美今年有115家銀行倒閉。 緊接著,在苦苦掙扎了近四個月之後,有著101年歷史的美國最大中小企業商業貸款機構——CIT集團還是走上了破產之路。11月1日,在與公司債權人達成一致後,CIT集團正式向紐約南區美國聯邦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五大企業破產案。 

  經濟參考報刊登時評人餘豐慧文章稱,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復甦在即的情況下,美國又現金融機構倒閉潮,是一個不祥之兆。這次美國銀行新一輪倒閉潮將可能大大影響美國經濟的復甦進程。 

  全美今年倒閉的115家銀行以及剛剛宣布破產保護的CIT集團,一個特點都是面向中小客戶服務的金融機構。這一方面說明,目前美國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仍然在惡化,另一方面大批服務於中小企業的銀行倒閉反過來又對中小企業發展造成巨大影響。以消費拉動和民間、民營經濟為經濟發展主力軍的美國經濟,如果中小企業沒有徹底復甦,支持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大批倒閉,不但大大影響到美國勞動力就業,而且,將削弱美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和動力。這就難言經濟的徹底復甦。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英國監管部門正在考慮向該國兩家大行再注資300億英鎊(約493億美元)。美國、英國新一輪金融機構問題開始爆發,這就表明西方銀行業還遠沒有到“痊愈”的時候。 

  文章表示,如果新一輪美英銀行倒閉潮影響到兩大經濟體的復甦進程,那麼,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對中國剛剛有所好轉的出口將會重新帶來致命一擊。外需再次下降,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威脅。如果中國在產能過剩情況下,再次利用大舉投資來應對外需再次探底,那麼,中國經濟的結構將嚴重失衡,一邊是產能過剩加劇,另一邊是包括通脹在內的風險凸顯。 

  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不但表現在投資拉動過大、內需消費嚴重不足、依賴出口依然過重,還表現在經濟增長過分依賴房地產,這是中國經濟隱藏的最大風險。美國、歐洲國家、香港以及中國內地,無數事實證明,幾乎所有金融風險乃至金融危機都是惡炒地皮、惡炒房價,釀造巨大泡沫,最終泡沫破滅導致的。美國眼前的金融危機是房地產引發的,美國銀行大批倒閉幾乎都是房地產信貸業務出現風險導致的。這個教訓中國必須牢牢汲取。 

  文章指出,結構調整是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迫切任務。堅決不能把經濟發展寄托在房地產泡沫上,寄托在高房價上。必須有效拉動民間投資,放開一部分經濟管制,放開政府壟斷行業的准入。適度緊縮過剩流動性,防止通脹預期抬高,防止股市樓市泡沫等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