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雪岩的“圓世”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0-03-27 11:47:20  


 
  1.可助太平軍舊部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當時太平軍已經日漸式微,洪楊一旦被平定,就要依國法嚴懲。如今有此一途保命安身,當然頗具誘惑力。而且破小財而消大災,何樂而不為。 

  2.可助左宗棠籌措軍餉。 

  太平軍盤踞東南十幾年,多年來搜刮的財富著實不少。此舉一出,以太平軍舊部人數之眾,罰得起的亦不在少數,實在大為有利可圖。 

  3.可助朝廷減輕政務負擔,休養生息。 

  太平天國一役牽涉人數太多,辦不勝辦。株連過眾,擾攘不安,亦非大亂之後的休養生息之道;所以最好的處置辦法是,網開一面,予人自新之路。 

  由此,胡雪岩建議左宗棠發布招安文書,言太平軍人願意歸撫者,只需略領薄懲,則既往不咎,而且認打認罰,各聽其便。 

  胡雪岩獻計之時,看似助人排憂而不涉及私利,其實,他才是這筆買賣中的最大受益者。因為胡雪岩不僅贏得了新靠山,還獲得了一批潛在的客戶,真是一箭雙雕。 

  就心理學而言,胡雪岩的“罰捐代罪”計謀是橫向思維的傑出體現。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靈光乍現,而實際上蘊涵了深厚的決策功力。 

  當時清軍與太平軍可謂不共戴天,能將兩者的共同利益綁在一起,就是跳出了單一思維的定勢心理。誠如英國著名政治家和作家本傑明.迪斯雷利(1804—1881)所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時勢變幻是社會發展的常態,對於政治家和商人來說認識到這一點尤為重要。只有全盤考慮,將思維橫向拓展,去建立超越常規的思維鏈接,才能左右逢源,立於不敗之地。 

吸納“逆財”有驚無險 

  胡雪岩的太平軍買賣不止做了這一單。借幫助左宗棠籌措軍款的機會,他驗證了自己對於時局的判斷,既然有了這樣的經驗,當然不能就此收手。史料也表明,在此之後,胡雪岩再次果敢決斷,通過吸納“逆財”壯大了自己的產業。 

  錢莊作為清末金融機構的主要形式,主要職能與現代社會的銀行類似。所謂金融,就是將資金融通。錢莊的生意簡而言之,就是一方面以較低的利息吸收客戶的存款,另一方面將吸收來的資金以較高的利息借貸給另一個客戶群體,兩個利率的差額帶來的收益即錢莊生意的商業利潤。作為商人,要追求利潤最大化,當然不能局限於零存零取的繁雜而薄利的生意。要賺大錢,做大事業,就必須做“大手筆”。但高回報往往伴隨著高風險,想投資大項目,就要有大融資,而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冒一冒險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