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孫中山復興中華文化思想對兩岸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4-18 00:20:18  


 
  二是兩岸和平發展必須以捍衛中華文化為旗幟,振奮民族精神,與分裂分子、反華勢力作最堅決的鬥爭。應當看到,當今世界強國環立,仍有不少信奉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列強。他們害怕中國的統一與強盛,不願看到兩岸中國人共同攜手實現民族的振興,因此千方百計阻撓破壞兩岸關係的發展。他們用心良苦地挑選出一些民族敗類,暗中提供大量經濟與政治支持,扶其上台,攫取權力,大肆推動“台獨”、“去中國化”,妄圖催毀民族文化核心價值,切斷兩岸中國人的精神紐帶。曾幾何時,有人在島內狂妄叫囂“正名”、“制憲”,運用政治力將中郵、中船、中油通通改名,並要重訂所謂“台灣的節日”,甚至要“去國語化”,欲籍由更改教科書、考試科目等,徹底將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從台灣連根拔起。這與昔日帝國主義借助國內不肖軍閥破壞國民革命、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文化何其相似。彼時,中山先生挺身而起,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第一個提出“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激揚起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打破了列強的侵略迷夢,粉碎了反動軍閥的狼子野心。中山先生的光輝垂範至今仍昭示我們:只有振奮民族精神,與分裂分子、反華勢力做最堅決的鬥爭,才能維護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利益,維護當前來之不易的兩岸和平發展大局。當然,我們深信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富,具有強大包容性、滲透性與生命力,不是任何個人與任何政黨為特定的政治目的,用特定的政治手段所能破壞得了的。相反,只要兩岸中國人真正能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那麼時代的大潮遲早將迫使那些不肖子孫更弦易轍,改邪歸正。

  三是兩岸和平發展必須以弘揚中華文化互為感召,互助共榮,同創新時代的民族輝煌。中山先生傳承傳統文化中“大同”社會的理想,融合自己的思想,進行系統闡發,形成了和平匡世思想,豐富了中華文化寶庫。其和平匡世思想強調立足自身發展,發揚東方“王道”精神,扶弱濟傾,用和平手段去感化人、接納人,以成“大同”之治。這一思想在當代中國得到忠實的繼承與發揚。可以說,當今兩岸和平發展的實現就是孫中山先生和平匡世思想在海峽兩岸具體落實的光輝範例。大陸把兩岸和平發展作為一種大戰略提出,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原來狹隘的統一觀念(為統一而統一),而是著眼於更高層次的國家發展與民族振興:其一大陸可以確保戰略機遇期不受台灣問題干擾,立足自身,抓緊時間把民族的主體力量發展壯大起來;其二大陸和台灣通過和平交流,可以同時發展,共同振興中華民族;其三在互利雙贏的和平發展中自然融合,水到渠成的完成政治整合和國家統一。共同和平發展的政治智慧為兩岸人民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未來,兩岸炎黃子孫應當攜起手來,大力加強文化交流與聯繫,進一步將弘揚中華文化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實質內容,同時放眼世界,吸納更新的時代精神,共同迎接新的挑戰,共同開創新世紀的民族輝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