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後危機時代台灣經濟的發展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08:57:26  


  
  二、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結構問題 

  文章分析,第一,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模式易受衝擊。在金融危機影響最深的時候,台灣對大陸出口下滑幅度最大。據台灣方面統計,2008年上半年台灣對大陸出口還保持兩位數增長,僅僅過了半年時間,12月份對大陸出口大幅下降54%,遠高於日韓、香港等周邊經濟體對大陸出口的下滑幅度。 

  其主要原因是,台商在大陸投資以加工貿易為主,即以大陸為生產基地,從島內及日韓等地進口零部件,加工組裝後向歐美等國出口。這種模式的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易受上下游控制。因此,同樣是面板行業,當國際金融危機使歐美市場訂單減少時,韓國三星等擁有自主品牌及下游產業鏈的廠商,面板產品產能利用率仍然可以維持在80%上下;台灣面板廠商由於沒有下游廠商可以依賴,只好大幅減少在大陸的生產製造,產能利用率降至30%—40%左右,由此導致兩岸貿易和投資額的迅速下降。只是在大陸擴大專項採購後,台灣面板行業才重新煥發生機。 

  第二,製造業產品結構過於單一。近十年來,台灣產業結構過度向半導體、面板等電子科技行業傾斜。其特點一是該行業80%面向出口,易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二是該行業屬於資本密集產業,近年來投資占製造業總投資的70%以上,而所創造的附加價值,只占製造業的42%。三是產業關聯度低。由於該行業的生產設備、原材料、零配件及半成品主要依賴進口,對其他行業的拉動較為有限。由於製造業的產品單一,台灣產品出口競爭力近年出現下降勢頭,2000年—2008年,台灣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從3.43%降至1.71%,在大陸的市場占有率從11.2%降至9.3%。 

  第三,服務業生產率低,發展滯後。近十年來,台灣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由66%升至73%。台灣服務業比重的快速提升,是由於製造業外移所致,而不是代表服務業本身的發展壯大。從國際上來看,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理應與就業比重一致,但台灣服務業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占總就業比重僅為57.9%,存在著顯著的不對稱關係。導致台灣服務業發展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台灣服務業雖比重高、規模大但發展水平較低。本世紀前八年台灣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不及工業的一半。二是近年來台灣消費者信心持續走低,內需嚴重不足,直接影響服務業的發展。三是台灣服務業競爭力不強,服務出口連續下降。目前台灣服務出口全球排名不但在亞洲四小龍中居於末位,而且被波蘭、土耳其等國超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