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蔭楠:望香港成為世界級技術樞紐

http://www.CRNTT.com   2010-05-29 00:36:08  


 
  科學園會根據需求而進一步發展

  劉迺強:第三期發展後,附近已沒有太多地,第四期,五期要發展,如何能做到?若要搬去其他地方,聚群效應會否消失?

  陳蔭楠:不同時期有不同需求,若成功一定會繼續發展,繼續發展也需要不同方式。聚群效應我們現在有五個組合,可能將來要看,有哪個組合可放在另一個地方?或近大學,有不同發展,或者去邊界。很多不同選擇。看具體情況及需求。

  劉迺強:六大產業中,高新科技是其中一個。現在成果有多大,能否說明一下,例如產值?

  陳蔭楠:在這裡的超過310間公司,每年銷售額是640億港元,5000多人是高科技人才,對經濟也有貢獻,因為要租屋,還需要相關服務,效益頗大。

  劉迺強:科學園總投資多少?

  陳蔭楠:總投資難說,因為三期的籌備不同。第三期建築費估計是49億元,第一期及第二期規模亦相約。

  香港有發展高科技的潛力及機會

  劉迺強:從你角度而言,如何看香港將來高科技發展?

  陳蔭楠:香港有這個潛力及機會,我們如何吸引世界精英是很重要的,然後用我們的優勢整合出聚群效應。在歐美,很多香港、台灣、內地出去讀書的人,如何吸引他們回來,以及如何創造職位給香港那37%畢業生,這都是有潛力及機會的。第一、二期發展不錯,很多人說香港沒有做科技的人才,其實不然。我們要做好一個科研的生態系統,要有政府支持,在學校、社區宣傳,金融上支持,商界也要覺得值得投資。知識發展最可以鞏固前途,希望有更多公司投資,這方面我是樂觀的。

  劉迺強:剛剛簽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科技合作是之一,如何看雙方發展的聯繫,各自定位又在哪裡?

  陳蔭楠:多年來中國內地增長快,對科技投資很注重。資源上內地比我們多很多,所以就要揀,如剛才所說的固態照明,RFID,盡量深入推展。我們仍是一個吸引人的地區,可以找人來投資、居住,大家要合作,不祗是競爭。香港仍有品牌效應,質素好,國際知名,但是我們應該盡快將這個品牌效應建立在已有的技術和人才上。

  陳蔭楠:第三期做綠色科技,那我們如何推動呢?想用第三期,在設計和管理上,用一個可持續發展概念,完全環保。用這樣,吸引環保公司一起建設第三期。

  第三期用環保科技做重點,做成一個模範,讓珠三角看到可持續發展概念。例如樓宇的方向,盡量利用自然風,不用太多空調。

  陳蔭楠小檔案

  曾服務杜邦公司33年,2001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間為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成員,2000年5月至2006年10月期間出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2006年至2008年期間出任機場管理局企業事務總監;2008年4月出任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領導及管理香港科學園、創新中心及三個工業的運作及發展。

  作者為《中國評論》月刊學術顧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