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精英移民潮凸顯中國軟實力的不足

http://www.CRNTT.com   2010-06-10 10:49:36  


追根溯源,中國中堅階層的流失,顯露出的是“軟實力”的不足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訊/要想留住精英人才,關鍵在於留住他們的心,根本在於共建一個公平、正義、誠信、法制的生存環境。只有“軟實力”強大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中國要想留住精英人才,阻止中堅階層的集體流失,必須改觀孱弱的“軟實力”,締造一個成熟,包容,有向心力,凝聚力,吸引力的和諧社會。光明網《光明觀察》近日刊發評論員侯金亮的文章“精英移民潮凸顯中國軟實力的不足”,其內容如下:

   鄧小平曾提出,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改革開放以來,確實有一部分人和地區富起來了,且是大富。中國富豪榜的門檻年年提升,富豪總數也是坐二望一。一些富裕的地區,如上海、深圳等地,不論是人均收入還是生活水準,已經趕超發達國家。熟料,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這部分人卻移民了。 

  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城市化至今仍如火如荼,過去十年也是中國社會各路精英豪傑輩出的時期。很多人搭上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順風車,迅速崛起,踏入令人欣羨的精英階層。然而,就是這些財富精英和知識精英,成為當前移民潮的主力軍。顯然,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巨大的潛力對他們失去了吸引力。他們義無反顧的離去,讓我們看到,中國不僅向世界輸出鞋和襪子,還輸出最寶貴的人才和財富,捎帶著的可能還有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 

  其實,自中國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以來,人才的流失就沒有停止過。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輸出國,也是最大的精英輸出國。按照2007年的統計數據,自1978年以來,有106萬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僅27.5萬人回國。流出海外的78.5萬青年才俊,相當於30所北大、30所清華的所有在校本科生。更讓人驚愕的是,中國發展的速度越快,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甚至有專家說在未來20年內,中國的經濟總量就會超過美國,就在這形勢一片大好的語境下,移民的精英反而越多了。 

  中國的精英們,尤其是財富精英,本身就是政策的受益者。他們社會地位的爬升與財富的積累,是建立在數億底層勞動者辛勤勞動的基礎之上的。中國經濟的發展某種程度上是以犧牲一部分人的權利為代價的。正是那些遠離家鄉的農民工在城市裡拼命的打拼,拿著微薄的收入,承受著遠離親人的孤獨,才有中國製造在世界市場上的所向披靡,才讓美歐國家聞風喪膽,才為中國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同時,他們家鄉賴以生存的的土地可能被低價強制征用。因而,那些完成積累的精英們的坦然離去,讓我們看到了社會責任在精英眼中的分量是何其的渺小。 

  當然,我們不能把板子都打在精英們的身上。追根溯源,中國中堅階層的流失,顯露出的是“軟實力”的不足。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的概念。不到20年的時間里,這個概念獲得如此大的影響,可見它道出了某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就一個國家來說,一般“硬實力”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軟實力”則體現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另外,“軟實力”還被表述為“導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中國本來就地大物博,人口多,隨著這幾十年的發展,“硬實力”可謂有了質的飛躍。可是,我們必須清楚,“硬實力”的提高非但沒有提高“軟實力”,反而削弱了“軟實力”。 

  中國的基尼系數已經高達0.5,這意味著中國的貧富懸殊已達危險階段。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若移民海外,不帶動後富,貧富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中國社會已經進入矛盾多發期和凸顯期,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多,社會公平遭遇挑戰,社會陷入了“越維越不穩”的境地,社會風險也隨之進一步加大。不斷發生的礦難,惡性拆遷事件,校園血案,毒奶粉,毒疫苗,泡沫化的樓市,難以根治的腐敗……都在吞噬著社會的凝聚力和政府的公信力,社會各階層難以達成一致共識,已經出現分裂態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