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亞生:中國宏調有四條路可走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09:02:27  


 
  對歐洲債務危機的關注,其實是歐元體系出問題了,像希臘這樣的實力較弱的國家本就不應該出現在歐元區中。多年來美國的宏觀經濟學家一直堅持認為,歐元區違背了一些基本的共同貨幣區的準則。

  總的來說,就債務危機而言,多數人對美國的判斷缺乏合理性,對於歐洲和日本的判斷缺乏準確性。而對中國來說,這一問題則有些複雜。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仍然很高,另一方面,外界對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存有爭議。

  外界估計的中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和中國自己估計的有很大偏差。原因在於,對中國來說,債務邊界的界定是個大問題,比如,國企的負債算不算政府負債?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水平到底有多大?美國西北大學學者史宗瀚(Victor Shih)今年1月份做了一份報告,收集了中國地方融資平台的發債報告,據此估計政府負債水平達到了GDP的70%,比國際機構的估計高的多,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只能按照官方的數據,不包括地方融資平台。史宗瀚的這份報告在國外的基金經理中引起很大關注。

  有人說,中國政府手中握有土地、國企等資產,因為可以抵消債務的風險,這是無稽之談,是一種很奇怪的物理算法。土地、國企等資產的價值實際上取決於它們能產生的價值。在經濟增長率保持在一定水平的時候,政府掌握這些資產有價值,而一旦出現了經濟危機,這些資產馬上就不值錢了,因為這些資產無法產生價值了,其本身也喪失了價值。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的經歷就是一個例子,那麼多國企轉瞬間變得一文不值,甚至變成了負債。再比如,韓國最大的銀行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只賣了4億美元。現在看來很多資產在危機中很可能很快就變為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