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國”是什麼? 台灣應認真問問

http://www.CRNTT.com   2010-10-01 09:46:01  


 
  《新週刊》的編者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特別在專訪中問陳丹青:那到底台北留了多少“民國”生活、“民國”意味呢?好問題,但是這問題,顯然不能問陳丹青,至少不能光問陳丹青,最應該來回答這問題的,畢竟還是台北人,不是嗎?

  如此對照,就看出台灣顯眼的欠缺。欠缺了《新週刊》顯現出的那種對於“民國”的好奇。從政府到媒體到一般民眾,誰在意“民國”是什麼?政府準備“民國百年”,想的都是活動,沒有真正的歷史關懷;媒體碰觸到歷史問題時,則通常將“民國百年”做成了“台灣史百年”,做百年人物、百年生活、百年變遷…等專題,但這與“民國”何干?又為什麼要在“民國百年”來做呢?如此普遍的百年台灣史整理,滬尾開港百年可以整理,馬關條約百年可以整理,台北建城百年可以整理,整理出來的內容也都同樣是那一套,何必“民國百年”?

  說好聽一點,這是凸顯了台灣史的“主體性”。然而實質上,卻是抄寫粗疏的台灣史資料,忽略了構成台灣歷史與現實的種種因素細節。現實台灣絕對和“歷史民國”脫不了關係。“民國”精神、“民國”價值,不論好壞,透過了政權,也透過了教育體制,進入台灣人一般生活中,改變了原有的日本影響,才混合出今天的特質特色。要鋪陳、彰顯今天的台灣是什麼,本來就需要有對“民國”的深刻認識與討論吧!

  台灣不是也不能是“歷史民國”的復刻版,然而同時台灣也不可能從自己的生活底層徹底抹掉“歷史民國”的影響,事實上,台灣仍然是和“歷史民國”最明確、最具體的聯繫。

  為了自我理解,也為了在華人社群,乃至於在國際上呈現台灣的個性,台灣必須更認真地提出關於“什麼是民國”的一些說法來吧!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