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國“後發優勢”的中國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10-10-27 08:37:35  


 
  其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使中國經濟增長擺脫單純依靠第一、第二產業推動,進而依靠三次產業協調推動的新機制。中國的第三產業發展長期滯後,不僅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與許多發展中國家存在差距。2009年中國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僅42.6%。而這一比重在國際經合組織國家中則平均超過70%,低收入國家平均也超過50%。因此,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物質資源投入和環境污染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能保持快速增長。同時,通過對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用信息化去提升傳統製造業,第二產業還能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繼續穩定或提升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再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使中國經濟增長從單純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為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特別是依靠消費拉動的新格局。近年來,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低於50%,而美國、日本、韓國、巴西等國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普遍超過60%~70%。如果中國的消費貢獻率能得到切實提高,中國經濟增長將獲得更加持久的發展動力。目前國內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正在由“千元級”向“萬元乃至十幾萬元級”轉變,汽車、住房、信息產品和文化產品已成為消費重點,而這些新的消費重點不僅會極大地推動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的發展,而且將形成以汽車製造、信息產業、房地產業、文化產業等新的支柱產業,再加上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由此必將形成傳統優勢產業和現代新興產業形成合力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新局面。

  中國傳統的高儲蓄率、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還將持續較長時間,因此,經濟增長所必須的資本、勞動力仍能充分供給。

  文章指出,要把這種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空間和潛在優勢,真正變成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的現實條件和動力,還需要一些新的體制保證和政策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