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共和黨重新掌控眾議院 台海恐再掀惡浪

http://www.CRNTT.com   2010-11-05 08:29:36  


 
  作為在施政中必須考量行政效果的共和黨總統,都如此“親台”了,那些只顧口水戰,不用為行政效率負責的共和黨議員,就更是有恃無恐了。因此,人們常說,共和黨比民主黨更為“挺台”,而台灣在共和黨的朋友也一直比民主黨多。

  共和黨在眾議院取得過半議席後,可能會加強對台軍售。這或許是近日馬英九在購武問題上,說了一些較為“強硬”的話的原因。

  實際上,從一九四九年到現在,在共和黨主導國會的時期,在台灣的問題上,是共和黨比民主黨更為積極,因而此時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受到國會的壓力就會更大。而從種種跡象看,為了幾年,可能會趨向以下幾方面發展:

  一、美國眾議院將針對中國大陸在東南沿海部署了一千多枚導彈,重提將台灣納入“戰區導彈防卸體制”的議案。實際上,“反彈導導彈防禦系統戰略防禦計劃”就是在共和黨籍的列根任總統時提出的,並在共和黨的老布殊總統的任期內正式定為“全球防禦有限攻擊(GPALS)”計劃,還在此基礎上首次提出“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這個概念。但在民主黨的克林頓上台後,就決定終止這個計劃。小布殊上台後,在二零零二年出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重新提出防衛台灣問題。現在共和黨是否會趁掌控眾議院之機,重提“TMD”舊話,並利用其在國會中的優勢,迫使已成為“跛腳鴨”的奧巴馬屈從?

  二、“入聯案”可能也是共和黨的“拿手好戲”。從一九九一年台灣提起“入聯案”開始到前年馬英九不再提止,美國國會共提出十七次“入聯案”,其中有十一次是由共和黨的議員提出的,而且也創下了連署議員人數最多的記錄(一九九三年眾議院第一百四十八號提案的一百四十二人),而且這個提案還公然聲稱支持台灣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雖然這些提案均為不具法律效力的簡單決議案或共同決議案,其功能主要是在於反映和宣示國會對這一問題的意見和關切性,進而對總統和行政部門施加壓力,以促使和推動做出一定的政策調整,但已是達到了大作輿論的目的。共和黨是否又將會再炒此議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