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評社論壇:台南三農問題與大陸

http://www.CRNTT.com   2010-11-08 00:28:42  


 
  蘇煥智:大陸應正視山寨版“台灣水果”問題

  兩岸農業交流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要補充一下,其實我們知道大陸現在山寨版的能力很強,大陸現在掛台灣水果之名的農產品,絕大部分都非台灣生產。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正視。這個問題不正視,台灣要背黑鍋背得很嚴重。所以我認為,下一回合的ECFA應該要談這個問題。現在有很多掛台灣農產交易中心的,竟然也不是賣台灣水果。

  所謂“台灣水果”的定義是指“生產地在台灣的水果”,不是品種引到中國大陸去種就叫台灣水果,或是台灣人種的就叫台灣水果。大陸應該很清楚地定義,是生產地在台灣的才叫台灣水果。現在中國大陸真的是讓台灣水果氾濫到這種程度,讓我們看了都很擔心,大陸應該正視,在掛台灣名義的交易中心裡,不應該再賣山寨版的台灣水果。

  兩岸農產品貿易問題

  另外,剛剛主席也提到對貿易的一些觀點,我個人稍微有一點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農業當然優先要自給自足,可是事實上,能不能自己自足,除了基本糧食的一些安全考量以外,其實以現在來說,沒有進行國際貿易的佈局,這個農業大概是很困難的。因為過去對農業在國際行銷這方面,考量的是糧食安全的問題,現在加入WTO已經不一樣了,台灣開放進口的農產品實在太多了,包括我們從中國大陸進口的農產品,都是我們銷到中國大陸的好幾倍,台灣目前處於入超狀況。(孫明賢補充:我們出口3億多美金,進口5億多;農產品是泛稱,我們從大陸進口最主要是中草藥,還有一些動物皮毛等皮製品,一般的蔬菜水果沒有從大陸進口,除非是走私,但走私不能算進口。)

  基本上,從農產品的定位來看,目前我們還是處於一個大量入超的狀況,我的建議是,當然是屬於台灣氣候條件沒有的東西,引進其實是正常的;而且剛剛主席也提到,我們跟中國大陸買也許比向美國買便宜,所以某一些開放其實是互補性的,或者說是對台灣的產業有幫助的,我想這是理性必要的。那我要談的是,台灣政府要協助農民在國際貿易這個項目,這個部分我認為很重要。

  台灣將來在農產品的發展策略上,其實不是只有量的問題,還要打品牌策略,就是說台灣的農產品將來一定要有品牌精緻的策略。而要走向品牌精緻的策略,一定要政府帶頭來做整個分級包裝,建立品牌。

  另外從大方向來看小農制,我覺得台灣的小農制是不得已的,因為擴大有困難才繼續維持小農制;可是將來要走向國際競爭力,要讓產品有更大市場的可能性,小農制還是要一定程度的規模與企業化,一定程度的企業化還是非常非常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