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劍:改造政府主導的中國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09:30:38  


 
  一是正確劃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如何結合,如何正確劃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這個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完全解決。中國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地方政府間的相互競爭對經濟增長產生促進作用。但地方政府間相互競爭對經濟增長有多大積極作用,評價不一。道理很簡單,政府間的相互競爭在產生的一些積極作用的同時,有可能會帶來一些弊端。但政府與市場邊界不清晰,並不意味著在這方面無所作為,政府與市場的一些基本規則應當遵守。例如,對政府的經濟調節手段,應當有明確的界定,而不應隨心所欲。政府應當減少甚至完全退出對微觀經濟的干預。政府有責任提供由透明規則和公正執法構成的市場秩序,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穩定貨幣發行和穩定價格總水平。政府只有遵守上述基本規則,才會大大減少政府看得見的手對經濟無規則干預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二是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對市場經濟規律有清晰認識,對市場經濟的“一般性原理”有一個基本尊重。而不是強調自身特殊性,無視人類社會幾百年發展對市場經濟“一般性原理”的認識。經濟體制改革主要包括深化對市場經濟原理的認識,加大對國有企業的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而在當前,加大對國有企業改革力度仍是重中之重。國有企業必須退出一般性競爭領域,應當大幅提升壟斷國企上交給政府的紅利,至少不應低於30%。同時,加大對民企的扶持力度,擴大對民企的開放領域、降低准入門檻、減少對民企過高的稅收,等等。

  三是加大社會領域的改革力度,包括收入分配和戶籍制度的改革。讓進城的農民工享有與城市居民同樣的權益,而不是“被上樓”、“被進城”,等等。

  四是增加對公共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十二五”規劃,涉及公共產品與服務方面共九項內容,但最主要的就是基本的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義務教育和公共醫療。遺憾的是,“十二五”規劃所涉及到的提高對公共產品與服務的供給量化指標偏少,今後五年,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能夠有多大的進展並不十分清晰。

  五是進一步加大政治體制改革。要約束政府行為,從更深層次出發,就是要建設一個能夠有效約束政府行為的政治體制。各級政府必須依法行政,各級人大必須對政府的預算進行嚴格的監督審查,嚴格控制政府過高的行政支出。政府出台的涉及民生的重大項目,必須有廣泛的民意基礎。而要做到這些,又涉及到深層次的政治體制改革內容。

  只有嚴格限制政府的行為,使各級政府的行為都建立在嚴格依法的軌道上,發展方式的轉變才能夠真正完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